两年前,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才平村久怀屯附近的可爱移民新村示范点还是一片撂荒地,如今,一幢幢小洋楼呈现在人们眼前;在环界村中田屯、大安社区塘官屯,群众把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文化广场,把房前屋后的垃圾堆清理干净并种上绿化树……“整乡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使得大安乡农村面貌实现了华丽转身。
“这两年来,我们整合社会资金,集中资金、力量和时间,改造农村基础设施。”环江县县长黄炳峰说,“农村面貌改造得到了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为农村转型助力,为农业提速发展插上了坚实的翅膀。”
如何快速有效改变乡村面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大安乡提出了乡村屯户全面实现“6688”工作目标——乡六有:有通乡沥青(水泥)公路,有四个以上能带动全乡绝大多数农户增收致富的特色高效好产业,有布局合理、覆盖乡村农户的电视电话通信网络,有规范达标的乡、村中小学校舍和校园,有达标合格的乡卫生院,有达标合格的综合文化站;村六有:有通村委沥青(水泥)四级公路,有合格的村委会办公用房、支部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娱乐室、培训室、计生服务室、篮球场、戏台、文化长廊、图书室,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班子,有切合本村实际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可持续增收的好路子,有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屯八有:有晴雨通车的通屯道路,有整洁的屯内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屯到户的农用电网,有广播电视和电话信号全覆盖,有一个以上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人,有连片开发并形成规模的重点产业,有垃圾集中收集池;户八有:有一栋砖混或砖瓦结构、具有抗震能力、整洁实用的安居房,有一座沼气池或节柴灶或一套液化炉,有一个卫生厕所,有一个自来水集中供水点或家庭小水柜,人均有0.5亩以上的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有1人掌握1门至2门实用技术,有一项经济收入相对稳定的项目,有一台电视机或电脑。
按照面上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该乡协调做好整合资金项目建设,狠抓“一事一议”项目落实,抓好可爱安置点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切实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大安新貌。
“要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来,党员干部就必须用行动带领群众。”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模范带头作用的充分发挥,使大安乡涌动着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会战的热潮。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保障能力也明显提升。据了解,目前,大安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和五保村联建项目工程已通过竣工验收,金桥村、可爱村村委办公楼,金桥村文化活动室已竣工投入使用;乡卫生院和6个村卫生室添置了一批办公设备;教学楼、幼儿园、教师公租房和周转房、学生住宿楼等13项校舍项目建设完成。截至目前,该乡已完成通乡油路1条13公里、通村水泥路2条11.7公里、通屯水泥路152条;修建农田水利渠道74条61.4公里,新增农田水利灌溉面积5000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38处,完成危房改造1155户;农村电网改造18处,新增饮水安全680户3400人,完成坡改梯地6100多亩。
“要狠抓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使基础设施管护维护后续管理有章可循。”环江县委常委、副县长蒙建兴说。为此,该乡先后制订《大安乡基础设施管理养护工作实施方案》《大安乡基础设施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等,明确基础设施管理养护内容和要求方式。如通过组织群众,以村级道路、屯级道路、屯内道路和人饮工程管护费标准分别为每人每年5元来筹集资金,作为项目后续维修管护基金专户。目前,已有112个屯的群众缴纳了基础设施专项维修资金约12万元,已落实分段管护通村道路2条13公里、通屯道路152条、屯内道路149条及其他设施120多处。
新闻推荐
黄世勇深入市发改委和环江县调研时要求 扎实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本报讯
(记者
罗昌亮)
4月16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世勇深入市发改委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就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等内容进行调研。黄世...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