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环江新闻 > 正文

环江有位“养蚕大王” ——自治区劳动模范岑水岸的先进事迹 本报记者 林郁婷

来源:河池日报 2015-05-20 15:44   https://www.yybnet.net/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提起岑水岸,蚕农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岑水岸不仅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科技“养蚕大王”,而且还是群众养蚕致富的带头人——依托政策扶持,他创办的小蚕共育基地成为环江县最大的小蚕共育基地,每年育小蚕1.2万张以上,年产值300多万元,为群众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群众种植3000多亩桑园,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1996年,28岁的岑水岸将目光瞄准种桑养蚕业。他先后到环江蚕种站、宜州桑蚕基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学习桑蚕种养技术,并获得农业科技培训“绿色证书”。一年后,他开始尝试饲养大蚕,不久后,又开始探索小蚕共育技术。

2001年2月,岑水岸投资40多万元,在大才乡新坡村下坡屯创建了“下坡小蚕共育基地”。

随着“东桑西移”产业转移和区内桑蚕业的优化布局,种桑养蚕业在环江逐渐形成规模,但因许多蚕农家育小蚕技术不到位,导致效益不够理想。岑水岸抓住这一机遇,自2006年起,改为专门做小蚕共育,当年即实现共育小蚕9000多张、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初尝到小蚕共育的甜头,岑水岸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他深知,种桑养蚕所涉及的环节多、技术繁琐,如果脱离技术、盲目瞎干,很容易导致养蚕失败而损失惨重。于是,他一方面自己钻研技术,一方面积极争取县蚕业站技术员的指导,并多次到县内外向小蚕共育大户学习取经。就这样,他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蚕共育管理经验。

“适当的规模有利于出效益,且规模要与本人的资金、管理及技术水平相适应。规模小,没效益;规模过大,又容易导致资金、技术及管理水平跟不上。”谈起致富经,岑水岸有自己的“一套”。近年来,他将种桑养蚕面积稳定在106亩左右,并投资约20万元,建设了蚕房14间、贮叶室2间、住宿房11间,养蚕期间雇请工人约45人;同时,通过科学化、标准化种养管理和全方位服务,饲养的小蚕备受客户青睐。近10年来,他共为县内外提供小蚕近20万张。

作为环江县“百强党员能人培育工程”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一名党员致富先锋,岑水岸没有忘记还没富起来的群众。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将自己的基地作为全县蚕业技术的一个示范实习基地,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40多期、受训人员达5000多人次。他给予村里较贫困的农户更多的支持,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跟踪指导,还常常为他们垫支蚕种款、共育费,让其卖完蚕茧后再交款。

在岑水岸的帮助下,许多贫困农户靠种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岑水岸也先后荣获自治区“科技种养能手”、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岑水岸小蚕共育基地的成功,带动了环江县小蚕共育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有小蚕共育室336个,共育量占全县养蚕量的90%以上,全县年产鲜茧达20万担。

“帮助养蚕户也是在帮助自己,看到大家一起富裕,我心里也特别高兴。”岑水岸表示。

新闻推荐

驯乐乡给欧仁妹募集善款

环江讯

 

6月3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妇女联合会在该乡民族文化广场开展了一场为欧仁妹募捐善款的爱心救助活动。欧...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计生宣传进村屯2015-05-29 07:47
评论:(环江有位“养蚕大王” ——自治区劳动模范岑水岸的先进事迹 本报记者 林郁婷)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