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讯
今年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针对农村党员群众的素质现状、产业发展需求等情况,积极探索出“远教+合作社、远教+基地、远教+示范户”的“1+3”工作模式,将远程教育与农村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远教+合作社”,促进远程教育与合作社互动发展。根据县内金柳原生态专业合作社等87个经济合作社(协会)发展迅速的实际,该县将远程教育站点的筹建、管理与合作社的资源优势统筹结合起来,采取“站点牵头、合作社组织”的方式,邀请合作社中187名种养能手、“土专家”担任187个远程教育站点辅导员,实现县、乡(镇)、村(社区)、屯、户五级远程教育站点辅导员全覆盖。根据群众的种养需求,分期分类组织开展毛南菜牛养殖和核桃、红心香柚种植等为主的各类林下经济发展技术培训班,多渠道、多形式地为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技术培训、销售咨询等服务。
“远教+基地”,解决远程教育学用脱节问题。该县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选择核桃、红心香油、香猪、菜牛等102个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基地作为远程教育的演练场和实践地,把教育培训搬到田间地头,构建“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学用格局。根据群众需求,及时下载整理、刻录有关课件、光碟,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学习收看。同时,根据本地特色,制作了香猪(菜牛)养殖技术、核桃(红心香柚)种植、小蚕共育管理和蚕病防控等课件,定期组织群众到教学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实地操作,帮助群众在操作中提高技能水平。此外,依托农业部门、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和农村种养大户,在全县148个村(社区)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位一体”的农业种养实用技术教学辅导团,派驻技术干部160多人入村蹲点指导,实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把技术送到能人党员及群众手中。
“远教+示范户”,扩大远程教育教学覆盖面。该县积极开展远程教育“三进全覆盖”(进农家、进新社会组织、进屯组)活动,在127名思想觉悟高、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种养示范户家中设置播放点,让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覆盖不到的屯组、村民小组和边远山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远程教育的服务。目前,该县农村党员种养示范户入户率达到80%以上,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等入户率达到70%以上,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覆盖面不断扩大。及时发放学习培训资料,每月根据农时和生产需求,按照学习培训计划向党员示范户发放文字资源和光盘,组织他们利用家中的电视机、影碟机集中当地群众收看。在“远教+示范户”带动模式下,大才乡新坡村党员能人岑水岸创办的环江最大的小蚕共育基地,通过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及培训基地,带动了周边村屯群众种植3000多亩桑园。大才乡平治屯致富能手韦冠锋、下南乡景阳村谭道远经常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周边群众传授野山猪养殖技术,带动了1700多户群众参与养殖,并实现脱贫致富。
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培训下,群众纷纷发展种养业。截至10月26日,群众养殖的香猪出栏35.1万头,产业总产值1.05亿元;甘蔗种植总面积11.23万亩,2014/2015榨季进厂原料蔗41.4万吨,农民蔗款收入1.73亿元;桑园总面积达到17.61万亩,群众累计养蚕33.5万张,产茧量29.5万担,蚕农养蚕总收入达5.1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472元,同比增长11%。(陈光科)
新闻推荐
世遗之地 红柚飘香 ——首届广西环江红心香柚节掠影 特约记者 韦继辉
10月17日至25日,首届广西环江红心香柚节暨2015年印象毛南?广场文化活动周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举行。本次活动由环江县委、县政府...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