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第二届农民工技能大赛河池市级复赛落幕,经过激烈角逐,10大工种(岗位)状元产生。其中,来自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韦志萌,以出色的表现,夺取了工具钳工冠军。
1975年,韦志萌出生在环江县下南乡波川村,16岁初中毕业后,由于家贫未能读高中上大学,小小年纪就走上打工之路。
为了谋生,韦志萌背井离乡到贵州、新疆等地打工。他去矿山挖过煤,还做过电工、电焊工。做电工时,接触一些简单的电机修理工作,他开始喜欢上了与钳工有关的活计。
1994年,韦志萌返乡发展,进入环江县机械厂,正式成为一名钻钳工学徒。从未系统学过钻钳工的韦志萌,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跟着老师傅只学了一个星期与钻钳工有关的原理和操作,就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了,而且做得非常好。
“他这个人啊,聪明伶俐,领悟力非常强!一些机械图纸,我还没看懂他已经懂了!”老师傅对这个只有初中文化、年仅19岁的小伙子刮目相看,逢人就夸。
凭着兴趣和努力,韦志萌很快成为厂里钻钳工“红人”。有时候,一些钻钳工项目,他做得又快又好,承担了主要工作,一起做的师傅反倒成了“助手”,帮他处理些收尾工作。也就在那时,韦志萌越来越喜欢钳工这个工种,找到了奋斗目标,发誓要混出个样子来。
2005年,韦志萌进入环江远丰糖业有限公司工作,被分配到车间做钻钳工的工作,主要负责一些简单的机械维修、车床组装工作。由于之前有较好的钻钳工基础,进公司一年,他被提拔为车间班长。那一年,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老师傅离开,导致厂里很多机器无法正常运转。厂里发展遇到困难,缺乏技术能手,没有接触过工具钳工的韦志萌被安排负责一些工具钳工工作。他没有推辞,决心自己钻研学习,帮助工厂实现机械改造升级。
为此,他找来很多相关书籍学习,看着书籍比对实验。凭着一股倔劲,他钻研发明了一些机器维修辅助“神器”,提高机器维修保养效率。
工厂里的榨糖滚筒重约七八吨,工人们最怕这个“笨家伙”出问题。滚筒一出问题,必须使用吊车吊起滚动修理,非常麻烦。韦志萌灵机一动,拿了几根钢铁管,切割后焊成一个类似三脚架的大铁架,将滚筒稳稳托住,只需要一个人辅助就可以完成滚动,极大方便了维修,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有了这个维修辅助“神器”,工人们根据他提供的图纸和模板,很快掌握了要领,再也不怕滚筒出问题了。韦志萌则“一发不可收拾”,针对不同机器,搞出不少维修辅助“神器”,工人们都叫他“维修辅助神器牛人”。
“真的很高兴,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用自己的才干和本领,努力为企业和家乡作奉献!”带着状元的头衔,韦志萌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环江讯
11月18日晚上8时,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语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在该县县庆日正式开播。据了解,一直以来,该县高度注重广播...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