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有99个贫困村,20.97万贫困人口。“如何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成为该县领导班子着力破解的难题。
为此,在“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该县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村入屯帮万户”活动,县委书记黄平权、县长银邦克等县四家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农村一线调研,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和个别交谈,与基层干部、农民群众促膝谈心,面对面问“计”,然后对“症”下“药”,着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题。
糖业是该县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能否进一步做强做大?黄平权、银邦克多次深入县农业局、糖业局、国土资源局和乡镇调研,发现罗城的甘蔗可种面积还有潜力。但目前广西凤糖集团罗城制糖公司日榨能力只有4000吨,榨季已是满负荷生产,且每年还有10多万吨的原料蔗要拉到邻近的糖厂压榨。要扩大糖蔗种植面积,必须保证原料蔗的消化问题。于是,黄平权、银邦克又多次率队到广西凤糖集团公司与决策层的领导面对面恳谈,商讨相关事宜,最终县政府和企业等就扶持群众扩大种蔗面积、企业技改扩建达成协议。凤糖集团投资1.93亿元,对罗城制糖公司实施日榨8000吨技改项目,计划2012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
罗城制糖公司日榨能力从4000吨将扩大到8000吨,相当于再造一个糖厂。要让企业吃饱,必须扩大种蔗面积。该县出台了鼓励农民种蔗的奖扶政策,新增种蔗面积每亩补贴300元,连片50亩以上的新增种蔗大户,第一年除享受每亩300元的补贴外,第二、第三年,运距在45公里内的,每亩还享受150元左右的实物补贴。这一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农民种蔗的积极性,今年全县新增种蔗面积2.7万亩,糖蔗总面积达20万亩。“今冬明春,再扩种2.5万亩左右,总面积将达22万亩至23万亩。目前,我县糖蔗单产偏低,亩产只有3.75吨,还有潜力可挖,今后重点在提高单产上下工夫,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原料蔗产量达100至120万吨,届时,农民种蔗收入可达5至6亿元。”黄平权说。
毛葡萄是该县的又一个特色产业。该县以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十百千”产业化扶贫攻坚工程为契机,依托广西中天领御酒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千家万户”的方式,大力发展毛葡萄产业。群众种植两性花毛葡萄,每亩给予600元的种苗、化肥、架材补助,动员群众在村前村后、房前屋后、街边墙角、楼顶庭院、石山荒地、旱田旱地,大力种植两性花毛葡萄,今年计划新增两性花毛葡萄2万亩,目前已新种1.6万亩,力争到2015年全县种植毛葡萄8万亩,实现年产毛葡萄果5万吨以上。为确保群众种植毛葡萄有销路,该县计划对葡萄酒厂进行搬迁扩建,目前已完成200多亩厂房用地的征地工作,计划在2014年县庆前完成搬迁扩建工作。
罗城宝玉制丝有限责任公司是2003年创建的一家缫丝企业,地处城区边界,厂区面积狭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2011年5月,该企业投资4500万元,实施“退城进园”搬迁扩建,项目建成后,生产规模由原来的6条生产线将扩大到12条生产线,年产白蚕丝300多吨,增强企业的带动能力。该县依托这一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种桑养蚕,目前,全县桑园面积已达5.3万亩,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发展到6万亩,年养蚕20万张,年产鲜茧8800吨。
(韦如代)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蒋宽
通讯员
黄维浪)
6月30日至7月1日,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组深入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宜州市,就柳...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