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走访毕业生。
学校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进行影音设备维修操作训练。
学生在健身房锻炼。
电子商务实训室。
人头攒动的招聘会现场。
赛场上生龙活虎。
舞动青春旋律。
意气风发的毕业生。
2001届毕业生黄红,现任东莞通才企业有限公司经理。
2003届毕业生王仕合,现任南宁高速路浦庙收费站站长。
在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都难找到工作的今天,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办学者没有睿智的眼光与超凡的魄力,那么,学校就无法在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步,甚至被时代大潮所吞没。在喧嚣与烦躁的背景下,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却能稳稳地扎根在桂西北这片广袤的红土地之上,而且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显示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学校办学者在时代大潮中闲庭信步,胸有成竹,凭着智慧与胆识,突出重围,一步步将学校带出困境,迈向辉煌。
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是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979年6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学校实行区、地共管,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经费由自治区财政全额拨款。学校成立之初,名称为“广西供销学校河池分校”,1988年6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西河池供销学校”,2006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由自治区教育厅、编制办联合下文批准规范更名为“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10000多名毕业生,其中3人走上厅级领导岗位,35人为县处级领导干部,600多人为科(局)级干部,900多人获得中级以上职称,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所在行业的业务骨干,为广西特别是河池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感受至深的是这里的绿,这里的静。校园道路两旁、建筑物前后,大树成荫,球场、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四周,环绕着各种盆景花卉,鸟在枝上啼,蝶在花间舞,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图画。时值上课时间,校内几乎无人走动,听不到任何杂音,老师在认真地备课、讲授,学生在如饥似渴地学习。树上知了悠悠长鸣,愈显校园的宁静。这里确实是修身立德、学习知识的佳境!
克难攻坚保招生,良好就业稳规模
长期以来,在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稳步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职学校招生条件放宽,学生毕业后不再分配工作。生源大都局限于本地,无区位优势,招生竞争激烈,困难重重。在严峻形势面前,该校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致,想方设法,努力扩大办学规模。
一是适时调整专业,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由于社会快速发展,市场人才需求风云变幻,许多专业也自然随之变化或者调整。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果断调整了物价统计等冷门专业,增加家用电器应用与维修等适应社会需求的十个专业,较快地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是加大招生力度,努力扩大办学规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学校高度重视招生工作,把招生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做到“千钧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三是与多校联合办学,拓宽办学路子。先后与重庆工商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高校联办大专、本科函授班,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办“2+3”直通大专班。同时又与巴马职教中心、天峨职教中心等学校联合办学,还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等级培训,拓宽办学渠道。
四是做好就业指导,确保就业畅通。为保证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创业和就业,学校非常重视就业前培训,及时发布就业信息,邀请企业到校现场招聘等,确保就业出口畅通。几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就业优良率在80%以上。
经过艰苦努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各类在校生人数1533人,其中中职学历教育1215人。
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积极探索办学新路子
为保证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于2005年制定了《广西河池供销学校章程》,学校更名后,2006年5月又进行一次修订。学校严格按照章程依法管理,规范办学,取得了一定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始终把握职业教育内在规律,按照学用结合、工学结合、供需结合等要求,积极拓展联合发展道路。职业技术教育,重在素质技能。为实现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目前,该校所有的专业都开展了校企合作办学活动,其中,与本地“南城百货连锁店”、“九龙大酒店”等5个知名企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专业课中40%以上内容,均采用了行动导向、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对于会计、市场营销、饭店管理、电脑美术、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主要课程,则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进行“一体化教学”。还利用与互联网相连的校园网,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办学吸引力。各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设备和场所,组织学生实训,每个学期开展形式多样、门类齐全的技能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技能、钻技术的积极性。
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机构的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和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培训服务活动,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受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河池市供销合作社委托,组织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收购员、社有企业经理、乡镇供销合作社主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训活动,受训学员648人;配合河池市保险协会等机构,在学校建立了保险代理人培训基地,已累计培训6112人;依照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会计从业资格、推销员、导游员、电子商务师、电子电工、计算机操作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考试活动,受训学员248人;与重庆工商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及天峨县职教中心、巴马县职教中心等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进一步拓展搞好社会培训服务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一向坚持培养职业素养导向,构建德育工作管理体系。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积极开展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文明养成、遵纪守法、心理健康、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学会感恩、敬业爱岗以及形势任务、时事政策等德育教育活动,并且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哲学基础》、《创造与创业》等相应的社会学课程。同时,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每学期开学之初,全校举行纪律整顿活动月,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月,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养成文明习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近年来,校园和谐平安,没有发生一起恶性事件或流血矛盾冲突事件。此外,每年还举办校园经典古诗文朗诵、书画、棋类、礼仪比赛和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同时,学校十分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管理工作。通过主题班会、知识抢答、广播、橱窗、板报等形式,进行安全、禁毒、预防艾滋病及防控传染性疾病等专项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办学成败的关键,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鼓励教师不断“充电”,提高学历层次,已有2名教师获得硕士学位;积极实施“万名教师素质提高工程”,2009年至今,已选送30名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级培训,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建立教研工作激励机制,2009年-2011年,全校教师在国家级、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获奖论文8篇;学校还长期聘用特长教师到校任教,使学生技能得全面发展。现在,学校教职工总数69人,专任教师37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讲师8人,中级职称28人,“双师型教师”24人;专业教师44人,占本校专任教师的72.1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基本条件,是学校取得长足发展的前提。几年来,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想方设法,加大投入,校园、校舍和基本设施设备等办学基本条件等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学校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就业科、总务科、保卫科等科室,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折合人民币1500万元。学校开设有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超市经营、酒店(旅游)管理等12个专业。筹资500万元先后购置了会计(电算化)、语音、微机、家用电器、制冷空调、电子商务、电子电工、计算机组装、餐旅等实训室。拥有教学用计算机350台。实验、实习教学设备价值约315万元,生均2593元。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5.12万册(含电子图书),每年订购报纸杂志共106种,并建成校园信息化网络系统,具备了联网教学日常管理功能。体育场地相应齐全,有3个标准化篮球场和其他体育设施。先进、充足的教学、实习设备,为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办学者认为:“学校不在于大,而在于真;学生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承诺:“家长送我一个学生,我还社会一个人才。”并以“培养一个学生,造福一个家庭,服务一方经济”为口号,肩负时代重任,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尚未彻底摆脱贫困的河池广大山区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名牌大学生是一种奢望,但送一个孩子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技术,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可以因此改变家庭窘境。比如来自巴马瑶族自治县的2003届毕业生肖航永,进入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之前,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读书的生活费都是有上月没下月的。自从学校安排其顶岗实习后,不但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还常常给家里寄钱。毕业工作时,学校帮他找到了发挥其特长的单位,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工资收入也越来越高,现在他还在老家盖上了新的楼房,逐步摆脱了贫穷的日子,令同村人刮目相看。诸如此类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许多同学毕业后都有自己一份收入可观、令人满意的职业或工作,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并且在城市里购买商品房,全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来自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凤梧村的2011级同学梅昌胜对此也颇有感触,他在初中毕业后也随村里人到浙江进厂打工,想赚些钱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减轻家庭负担。但因缺乏技术,虽然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但收入微薄,除去生活开支,所剩无多。后来看到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的信息,毅然回来报读,他要在学校学到扎扎实实的技能知识之后,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33年风雨兼程,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由小变大,业绩辉煌:先后荣获“自治区办学条件合格学校”、贯彻体卫两个《条例》“优秀学校”、“自治区级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先进单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职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先进单位“开拓奖”、“党建工作先进单位”、“2001-2009年度广西教育系统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被中国CEAC信息化培训班认证管理办公室确定为“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指定合格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语委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10年经自治区教育厅专家组严格评审,学校被定为“教学水平良好学校”,还被河池市有关部门评为“无毒小区”、“平安单位”和“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大潮澎湃我引领,操琴不奏寻常曲。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他们以实用性、适应性为办学手段,全力打造桂西北精品学校。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学校争取进一步发展壮大,在校生人数突破1500人。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2012年与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招收“2+3”五年制大专班新生,专业有: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美术设计与制作等四个专业。现在学校正着力打造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精品专业,努力跻身自治区重点中专学校行列。
.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在时代大潮中,挑战与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广西工贸职业技术学犹如浴火重生的凤凰,正以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
新闻推荐
罗城讯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扎实开展民政工作,不断提升保障能力,有效规范城乡低保管理工作,确保城乡低保供养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nb...
罗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罗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