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权
晟
特约记者
吴耀荣
通讯员
韦如代)学用政策抓落实、强化执行促跨越,2012年全年共争取上级扶持项目460项,资金13.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4.6%,在河池排名第一;加大开发扶贫力度,全县贫困人口减少1万人左右;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全面完成,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在全区首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保”机制,年内两次提高五保供养标准……2012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面对一系列不利因素,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面的支持帮助下,积极应对,科学研判,迎难而上,狠抓“五大工程”,推动各项工作上档进位,全县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多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以壮士断臂的决心开展以环境倒逼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基本完成孟公山选矿厂技改和满洞矿区资源整合,启动一洞矿区资源整合前期工作;全力推进煤炭企业标准化技改,加大煤矸石资源整治力度,推行矿产品信息监控系统,煤炭交易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征收税费2222万元,增长73.3%;罗城制糖公司日榨8000吨技改一期项目顺利投产;年产30万吨宝之泉天然山泉水公司建成试产。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共引进招商项目36个,总投资31.0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3.64亿元,年内项目开工率达85%;成功签约了年产100万吨水煤浆及配套产业、罗城国际大酒店和百通兽药等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加快推进30周年县庆88个重大项目建设,目前已开工59个,开工率67.05%;开工建设了罗城至柳城(六塘)二级公路、牛毕火车站等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年想建而未能建设的项目。
粮食总产量预计达11.02万吨,播种面积40.5万亩,“三农”工作得到加强;新增糖蔗面积2.5万亩,两性花毛葡萄2.05万亩,落实核桃挖坎面积2.53万亩,桑园面积发展到5.3万亩,烤烟面积7262亩,新种水果面积和林下经济发展面积在全市排名第一;新建通村水泥路13条,竣工10条,建设和硬化屯级道路335条320多公里;实施烟水配套工程28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5座;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77处,解决了2.5万人的饮水难问题。
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小长安、四把、怀群、兼爱等乡镇新貌新风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完成了崖宜、上凤立、梅洞、元蒙等4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制定
“三线一圈”城乡风貌改造实施方案,开工建设四把梅洞至县城城区周边村屯风貌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新仫佬族博物馆、于成龙廉政文化博物馆、城西城北新区市政路网工程等一批县庆重大城建项目。
制定出台《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工程行动计划》及相关配套文件,组建11支扶贫工作队,选派232名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完成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7184名干部与8944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安排2300多万元扶持糖蔗、毛葡萄、核桃、桑蚕等特色效益产业;年内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近2000万元,发放各项强农惠农补贴3731多万元。
仫佬族特色文化品牌逐步打响,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9亿元;完成11个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实行乡镇文化站规范化管理模式,全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乡镇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大型新编历史仫佬剧《玉笛情缘》成功首演,荣获广西第八届剧展铜奖;于成龙廉政文化基地荣获“河池市首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称号,《仫佬族通史》出版发行。
发放农村中小学校营养改善补助资金1473万元,改造建设中小学食堂76个,新建教师住房180套;新建五保村7个,新建村级文化室59个、篮球场71个;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中医仫佬医科和30所村级卫生室中医仫佬医药诊疗服务点建设,代表中国顺利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现场认证;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支持信访维稳工作,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7批(件)641人次,同比分别下降60.7%和47.7%;拓展提升网络问政机制,11个司法所设立“温馨之家”一站式服务平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势头,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新闻推荐
罗城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男子钟某,与廖某结识后“一见钟情”,13天后返回罗城登记结婚。婚后3天,2人外出广州打工,廖某借故离开,之后一直去向不明。苦等...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