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黄平权(前中)在怀群镇党委书记黄镇(右一)的陪同下,深入怀群指导工作。
县长银邦克(前一)深入怀群镇农村了解民情,调研工作。
奇异的“五指山”风光。
卡马新村新貌
元蒙新村漂亮的“小洋楼”、“农家饭店”、“农家旅馆”样样俱全。
如诗如画的剑江河
气势恢宏的“天门”景区,吸引了远近游客。
山奇水秀,风光旖旎的怀群镇集镇地。
核心提示:怀群镇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部,全镇总面积172.92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203个村民小组,164个自然屯。2011年,全镇总人口21228人,居住有壮、汉、仫佬、瑶族等民族。怀群镇地处罗城、宜州、环江三县(市)交界,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境内群山林立,峰峦叠翠,山奇水秀,风光旖旎。境内元蒙穿岩(又称天门)气势宏伟;“孔雀开屏”、“秀才看榜”两景,令人称奇;剑江河畔“双姑抱颈”惟妙惟肖,风光旖旎迷人。电影《幽谷恋歌》、电视片《仫佬山乡风貌》、《中华民族风情录》、电视剧《台湾1895》、文艺片《神秘的红水河》、专题片《歌仙刘三姐诞生地——罗城》等影片的景色摄于此地。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集镇化建设热火朝天;这是一方充满希望与朝气的沃土,正打造全市生态旅游最美重镇,这里散发着宜居佳镇的清雅芬芳,居民幸福指数日益提升。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本地山奇水秀的自然优势,积极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走出了一条靠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富民强镇的新路子。
怀群镇,素有“小桂林”的美誉。如今,到过这里的人,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元蒙新村景美如画,壮家民俗风情吸人眼球,“天门”、剑江景区配套设施及景观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具有壮民族特色的镇区新商业街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集镇临街建筑物立面改造在规划实施中……旅游,正在怀群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生态旅游重镇正在崛起。
彰显特色确立发展“大方向”
怀群镇有着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集镇东南面与天河镇接壤,西面与宜州市安马乡相邻,北与兼爱乡连接,全镇东西最大横距14公里,南北纵距18公里,距县城51公里。以镇政府居住地为中心,东有果敢穿岩风景区、南有剑江风光带、西有古天门风景区、北有耕尧和卡马风景区等。
“山奇水秀的自然优势加上壮家人文,为我们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怀群镇党委书记黄镇说,“建设富有壮家文化特色的生态型旅游重镇,努力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着力点。”据了解,怀群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岁时节庆、婚丧活动、宗教信仰、宗法观念、穿着饮食等,处处体现古朴的民风。而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每年三月三举行的壮族山歌节、篝火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抓住该镇自然资源优势,把旅游作为怀群的主导产业来抓,制定了建设具有比较发达的生态经济、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镇”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镇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有了大的发展、质的飞跃。一年来,吸引了广西国旅等20多家旅行社前来考察旅游事宜,全镇年接待游客量达2万多人次,新增就业人数100多人。
在旅游规划中,怀群镇聘请知名的旅游专家对全镇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高水平的策划,完成了全镇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及详规的评审。同时,该镇十分重视文化的力量,提出搞好旅游资源整合,在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掘整理壮家文化资源,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品位,实现历史与自然“牵手”,文化和旅游“联姻”。
元蒙新村,将以“天门”为景区核心,向集镇地区域拓展,将景区游览面积扩大,形成景区入口服务区、观光区、壮家风情园区、壮家市井商业区等多个大片区,集镇地荟萃壮家民居建筑、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乡村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壮家文化游览区。
“剑江”景区,将采用“核心景区带动沿线旅游发展”的模式进行开发。集乡村体验、民俗狂欢、生态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成为该镇最具参与性的观光休闲体验旅游区。
另外, 该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业,创建了“农家乐”旅游项目,完成了元蒙新村“农家乐”试点,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今,该镇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形成了游在“剑江风景区”, 玩在“天门景区”,吃在“农家乐”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因罗城典型的岩溶地貌,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地质现象非常丰富。2011年12月,罗城成功申报了省级地质公园“广西罗城地质公园”。该公园规划面积115.56 km2,其中,剑江园区面积为90.72 km2,武阳江园区面积为 21.10 km2。公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民俗风情绚丽多姿,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是集科考、科普、旅游观光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地貌景观类地质公园。”
项目带动牵住发展“牛鼻子”
项目建设是全镇旅游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怀群镇党委、政府在服务项目建设上,转变观念,敞开山门,广招客商,大力吸纳社会资本。
近年来,怀群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实施县委“1661”工作思路,强力推进“五大工程”建设。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审时度势,抢抓怀群独特的区位优势、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人文优势和丰富的山水资源,作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镇建设,打造特色生态旅游重镇”的重大战略抉择,吹响了旅游发展的“集结号”。
怀群镇在项目推介和捕捉项目信息上狠下工夫,把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作为重要抓手,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把加快推进生态旅游发展作为富民强镇的第一推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第一菜单。由此迎来了怀群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他们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大好机遇,重新规划镇区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260万元,实现了镇区桥梁改造、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路树种植、果皮箱安装等,城镇面积扩大了2.5平方公里,拉动社会投资76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怀群的城镇品位,镇容镇貌得到极大改观。怀群镇以此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争取项目建设,以镇政府业务综合楼建设、大院综合楼建设、国土所建设、文广楼装修建设工程等镇政府大院改造项目及周边邻街设施建设为中心,吸引商家投资2500万元在集镇地修建具有壮民族文化元素的商业文化街,规划盘活供销社大片闲置土地开发,繁荣城镇商业化发展。
一年来,积极引进注册成立了1家1000万元的大型旅游公司投资开发旅游产业,以镇区城镇化建设、项目建设拉动剑江、天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深入挖掘怀群的农业、旅游、手工业等这些产业的优势,储备一些项目,以优势项目招商,吸引企业投资。
另外,怀群镇鼓励引导老百姓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开发乡村休闲旅游项目,推广农家乐旅游模式,打响“游剑江、玩天门,品壮家文化、尝壮家美食、住壮家农舍”的特色旅游品牌。
“卡马移民新村越来越整洁、美丽了!”家住怀群镇卡马移民新村村民何先生发出感慨。村民不用再怕头顶“电老虎”,更不用靠搭“木梯子”出门。村内电网改造包上了绝缘线圈,消除了安全隐患;道路硬化、篮球场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善,屯内实现了路灯亮化、灯光篮球场,村民居住环境是越来越“漂亮”。
据悉,2011年前,卡马新村那浪安置点由于项目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新村的电网改造工程,部分排污沟、屯道硬化、防洪堤建设项目均不完善,导致网友“卡马老家”先后两次将该处情况在河池网“网络问政”专区曝光。对此,怀群镇党委、政府通过媒体承诺,2012年底前对新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为此,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首先对新村的高低压电网进行全面改造,给“电老虎”穿上绝缘服,消除安全隐患。
随后,为了让新村移民“住得下、有发展”,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县主要领导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新村召开现场办公会,现场定员定责,限期解决新村建设遗留问题,并落实资金108万元,全面启动卡马移民新村排污沟、屯道硬化、防洪堤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今,一个依山傍水、规划合理、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家家喝上了洁净水,户户用上了卫生厕,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的移民新村展现在眼前。
该镇还按照河池市“城乡新貌新风工程”活动的要求,以建设“环境优美宜居乡镇”为载体,着力探索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完善分工责任,落实班子成员包管片、站所部门包重点区域、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健全了宣传教育机制,采用多种形式,提高群众环境意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制度,乡村成立了专门的清洁队伍,分片包干,定期清运垃圾。还成立了城管工作队,统一队员工作服装,每逢街天组织人员上路执勤,主要针对摊点乱摆乱放、车辆乱停无序、街道垃圾清理等问题进行整治和打击,收到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全镇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共投入35万元工作经费,出动机动车200余台次,拆除违章建筑12处,清理卫生死角50多平方米,清运垃圾400多吨。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活动和措施,镇区街道及各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
同时,怀群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态效益农业逐步兴起。镇党委政府宣传与动员广大农民树立现代农业新思路,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农业,积极发展适合怀群经济的特色农业。
——做强做大糖蔗产业。挖掘土地潜力,巩固扩大种蔗面积,2013年完成新扩种面积972亩,糖蔗种植总面积达8087亩,建立糖蔗高产示范片2处300亩。
——发展毛葡萄种植示范园,优化产业增量。全镇毛葡萄种植达3550亩,完成任务的100%,并建立了怀群社区卡马屯150亩的两性花毛葡萄示范园、果敢村累洞屯50亩的“十百千”项目两性花毛葡萄示范园。
——核桃种植挖坎4300亩,完成任务的143%,其中,全镇核桃种植示范片1100亩,分布在10个村20个自然屯。
除此之外,积极扶持和培养新型劳动者搞创业,发展豪猪、山鸡、竹鼠、山羊等特色养殖业。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农家乐”饭店等旅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012年,全镇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757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73万元,共引进资金2500多万元,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4元。
统筹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抓经济建设的目的就是让群众更好地生活。因此,该镇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社会事业,高度关注民生,加强和谐稳定的社会建设。
2012年以来,全镇兑现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和救灾、救济工作,对低保群体调查登记,做到应保尽保。一年来,全镇共发放民政各类补助168.25万元,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
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做好新农合的收取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86%;积极为返乡农民工、农村妇女、青年办理各种优惠证、种植补贴申请、创业资金贷款;积极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大力宣传国家推行的新农保政策。截至2012年底,全镇符合领取养老金的60周岁以上老人养老金发放率达100%,切实保障了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调查,认真统计劳务输出情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信息。
群众利益有了保障,镇干部又把心思放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以求实现“镇容镇貌变美变靓,社区邻里和谐和美,街巷市场有序有利”。全镇上下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掀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高潮。去年来,全镇争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补助项目33个。其中,建立1个文化室、修屯级水泥路33.8公里,项目总投资近860万元,解决了11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
去年来, 完成全镇140户农村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完成沼气池建设60座,完成任务率100%。建成虾洞村村级水泥路、加碗至现定屯级水泥路。正在修建自求村村级水泥路。投入资金400万元,动工修建加碗暖洞至宜州公路,建设加碗村集中饮供水等10处农村饮水工程。
另外,开发扶贫见实效。河池市纪委联系帮扶的怀群镇加碗村2012年以来大上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扶贫工作突破口,通过落实一批民生工程来打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两年内计划总投资1100多万元,其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29.4万元,排涝工程投资102.6万元,目前已落实项目;计划投入36万元的1.5公里村级公路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投资并通过验收;计划投入409.8637万元的怀群镇加碗村至宜州市安马乡古育村5.5公里乡级公路建设工程已全面开工;投入20万元完成200㎡的村级文化室建设;投入4万元解决的篮球场建设和周边路面硬化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入47.8万元解决加碗村小学建设系列难题,包括教师宿舍修建、食堂餐具配备、公共卫生厕所改造、学生课桌和教师办公室配备等;投资249万元打造加碗村暖洞屯“新农村”,有234万元已到位,屯内道路、篮球场、文化室、人畜饮水工程等均已全面开工建设。新农村指导员及贫困村第一书记也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共投入资金30.86万元,解决东安村力洞小学及力洞屯群众共306人饮水困难问题,并给贫困户发放了1520只优质瑶鸡苗及饲料等一批扶贫物资。
“三个民主”防控廉政风险
反腐倡廉,关键在防范。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是反腐倡廉中的重要环节。怀群镇通过长期深入的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摸索完善,创新性地采取了“三个民主”新举措,对各廉政风险点进行有效防控。
推行“三个民主”(事前民主决策、事中民主监督、事后民主评议)防控措施,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力量,加强对级各党员干部在实施和落实项目工作中加强社会监督和廉政风险防控。特别是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涉农惠民政策的落实等方面的风险,该镇按照民主集中制和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及人大代表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去年该镇在元蒙新农村建设和各村实施的民生工程中,通过“三个民主”进行监督防控,取得实效。
据了解,“三个民主”举措实施以来,怀群镇共成立了45个监督小组,成员450多人,对事项落实及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此外,还成立了由900多人组成的45个评议小组,对实施完毕的事项或项目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及时公布公示,评议通过后才对事项或项目报请验收。目前,怀群镇所实施的涉及民生的事项或项目共计40多项,均采取“三个民主”的防控措施进行监督防控,确保项目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德政工程、放心工程。
重拳整治维护社会稳定
2013年,怀群被列为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试点乡镇,该镇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县、乡镇、村、屯四级联手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人员责任、法制氛围、信息收集、各项治理、长效机制“五个全覆盖”,突出抓好重大刑事案件处置、矛盾纠纷调处、镇区街道整治、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校园环境安全、打击聚众赌博、强买强卖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干部队伍管理等八个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收到良好效果。
自2013年2月6日召开动员会以来,全镇共召开相关会议26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制作专题板报1期,专题片1部,悬挂横幅18条,张贴标语250余张,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和牢固的普法基础保障。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稳定怀群。全镇认真贯彻“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执政理念,牢牢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调整充实镇内调处维稳工作组,广泛开展“大排查、大接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带头接访群众,带头深入基层,带头讨论案件,带头解决问题,使大部分矛盾纠纷控制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同时,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依法监督管理,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环境保护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打击非法开采、非法生产行为,确保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在活动中,怀群镇做到“七个100%落实”:矛盾纠纷调处做到100%落实;刑事治安案件侦破100%落实;禁毒和法制宣传覆盖100%落实;做到村、屯、户、学校、学生、干部“五不漏”;每村“两干一警”及每村一个警务室做到100%落实;执法监督村村公布,做到100%落实;每屯村规民约修订和完善做到100%落实;“三类”敏感问题人员做到100%的稳控落实。
自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共排查出隐患30个(起),成功调处纠纷5起,成功处置刑事案件1起、治安案件4起。全镇纠纷发生率同比有所下降,没有发生规模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非正常上访事件,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有所好转。
展望未来,怀群人信心十足。“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干部职工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意识、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勤奋工作,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加快怀群发展,各项事业上档进位。” 该镇党委书记黄镇如是说。
新闻推荐
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把秀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村,吸引了众多旅客观光旅游。“五一”小长假第...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