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前右一)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指导工作。
市卫生局局长韦东禄(右五)由院长谭仁林等医院领导陪同,在该院检查指导工作。
投资1.4亿元新建的门诊综合大楼(效果图)现在紧张装修,力争今年底投入使用。
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领导班子。
该院与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携手合作,结为医疗技术协作单位。
医院领导带头上街参加防艾宣传。
该院组织医务人员到宜州市特殊学校义诊。
德国西门子原装进口16排螺旋CT。
市一医院被列为河池市临床外科学人才小高地。
今年3月,喜讯传来,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得自治区卫生厅批准设置三级综合性医院,跻身全区医疗机构第一方阵。
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这是一个符号,让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棵参天大树擎起全市人民的健康,维护着这座城市的生命经纬。
这更是一个里程碑,刻下了河池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为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历史翻开崭新一页。
“荣誉见证了市委、市人民政府关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绵绵深情,凝聚了市卫生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支持,标志着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市第一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有感而发。
悬壶济世润桑梓,精诚奉献写新篇。收获这样的喜讯,对于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们,不仅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份勉励。如今,他们站在新起点披上“新装”,必将挥洒出更多智慧与光芒。
自我加压、运筹帷幄,实力见证争创工作,面貌一新
在河池老百姓的心目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俨然是一所“区域性现代化大院、强院、名院”。这所坐落在壮族歌仙刘三姐故乡宜州市的公立医院创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还曾为抗日后方医院,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
在几代医院领导班子及职工艰苦创业和努力建设下,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拥有在职职工850人,其中卫技人员760人、高级职称78人、中级职称287人。设有41个临床医技科室,586张病床,年门诊量近30万人次,出院病人1.8万人次,年手术量近5000例,总资产3.2亿元。
作为桂西北医院的一面旗帜,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其高精尖的科研成果、高素质的人才团队、卓越的业绩成为国家爱婴医院、广西卫生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广西第三周期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技术协作医院、全区内部审计先进集体、河池市及宜州市医保定点医院、河池市及宜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直报定点医院、铁路职工医保定点医院、河池市唯一一所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是远近闻名的患者信赖、同行认可、社会满意、政府放心的医疗服务机构。
创新不停步,发展无止境。长期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三级综合医院的创建工作。2012年,市第三届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河池市医疗设置规划(2011-2015年)》,将市第一人民医院列入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吹响了该院创建三级医院的冲锋号角。该院领导准确把握,高度重视,院党委书记龙凤鸣和院长谭仁林明确表示:“争创工作只是个过程,不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要通过创建三级综合医院,为医院未来发展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实现医院新起点、新跨越、新发展”。
1年多来,全院上下坚持标准,精心组织,强化责任,奋力攻坚,全体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完成各自工作目标任务,把创建活动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各科室责任人明确创建任务,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确保保质保量、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了创建一举成功。
在这一过程中,该院“争创”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市各级部门的支持和重视。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医院“争创”进展,切实为医院的创建排忧解难。市卫生局领导深入调研,为医院“争创”出谋划策。创“三级综合医院”也印刻在了市一医院人的脑海中,全院职工都为之奋斗,为之骄傲,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以“白加黑、5加2”的精神朝着“三级综合医院”目标全力冲刺,并最终化茧成蝶,获得自治区卫生厅批准设置三级综合性医院,不仅让院风院貌焕然一新,医院管理水平、技术实力以及服务质量大大增强,也使医院上下观念更新,架构起了更高更快更强发展的长效机制。
风起云涌、抢抓机遇,目光深远冲医卫高地,再展蓝图
目前,市第一人民医院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创“三级综合医院”的格局;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党政工团一齐抓,创建办公室具体抓”的领导格局;形成了“分工明确,逐级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硬件方面,该院拥有桂西北地区目前装备最齐全、设备最先进的住院大楼,大楼内设有中央空调、空气净化手术室、空气净化重症医学科、空气净化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及烧伤病房、中心供氧系统、中心负压系统、热水供给系统、电视、电话等现代化设施。医院投资500万元新建的现代化消毒供应室已正式投入使用,该消毒供应室的规模和设置均达国家规范化、标准化标准。2012年10月,获得国家认定的河池市首家通过整体消毒供应室标准验收的消毒供应室。此外,医院投入上亿元资金兴建的21层门诊综合大楼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后,将为患者营造功能更齐全、设施更完善的就医环境。
同时,该院还拥有河池首台德国原装进口十六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磁共振、德国西门子原装进口数字X光机(DR)、移动式进口数字X光机、钼靶乳腺X光机、腹腔镜、宫腔镜、电子胃肠镜、气压弹道碎石系统、超声乳化治疗仪、大型生化分析仪、骨科C臂、原装进口奥林巴斯胃肠镜、氩气高频治疗系统、口腔曲面断层X线系统等高精尖大型医疗设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历史积淀厚重、时代气息浓郁,实力内涵大增,生机勃勃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即将面临三级综合医院登记校验的考验;杏林漫步,医海泛舟,市一医院人信心百倍迎接挑战。着眼未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度重视,医改纵深推进,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三级登记校验恰似一阵东风,市第一人民医院正待再一次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牢固根基、注重培养,不拘一格树人才创名院,亮剑出鞘
瞄准国内外医学科学前沿,不断在临床诊断治疗领域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亮点之一。
为满足广大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与优势,市第一人民医院坚持走科技创新、人才兴院之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按照技术领先、服务温馨、价格实惠、真诚守信的办院理念,将创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展与应用作为医疗工作的重点和方向,鼓励各科室开展三级医院必备的新技术、新业务。在全面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患者的同时,实现了医疗服务从改善服务态度向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医疗水平方向的延伸,先后有20多项临床科研项目获得地(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有1项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4项获得河池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有一项科研项目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医疗及科研水平达到自治区先进水平,领先于桂西北地区。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主体,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人才不可缺少。为了医院的长远发展,市第一人民医院下大力气加大人才培养,建立十百千人才工程,平均每年派出约20人到省内外三级医院专科进修学习,派出人员参加各类短期学习班近80人次。进修学习结束回院的医务人员能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于临床,积极开展工作,从而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连续6年申报省部级、河池市级科研立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同时每年推广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各类成人高考及学历转化教育,并鼓励医务人员撰写医学科技论文,每年都有多篇医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
市第一人民医院还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培养杰出医学人才,并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缔结技术协作医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服务技术资源,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
大量优秀人才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目前,该院能够熟练开展各类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断肢再植术、复杂性骨折修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神经外科显微镜下颅内和椎管内手术、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微创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漏斗胸、改良B-lycn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等高难度手术;在宜州及周边县市率先利用腹腔镜、宫腔镜、电切镜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外科、妇科手术;联合内镜技术经皮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成立疼痛诊疗门诊,率先开展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等各种无痛诊疗技术;投入200多万元购入数字化胃肠机,在各器官部位的透视、造影、放射介入检查及治疗等方面更具临床指导意义;投入400万元成立了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开展体内伽玛刀、冷极射频肿瘤治疗、介入热疗、体外高频热疗、免疫治疗、体腔热灌注治疗等肿瘤微创介入治疗;2011年,成立中医康复科,传承国学中医,为桂西北地区患者带来福音。
该院还通过建设人才小高地,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加快医院的高速发展。未来两年内,将使医院规模由586张床位发展到1000张床位;职工人数由800人发展到1200人,平均每年以50至60人的速度递增。年门诊量达到50万人次以上,住院病人达3万人次以上,年产值向超2.5个亿的目标奋斗,管理上达到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的目标,创建园林式医院,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功能,不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全面推动医院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
大爱无疆,兼容并包,彰显社会职能塑造医院文化,亮点纷呈
去年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秉承“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服务宗旨,发扬“团结、仁爱、务实、求精”的精神,参照三级医院要求,进一步健全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的三级护理质控网,制定三级护理质控检查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病区进行检查督导,结果即时反馈,限时整改,并将检查情况在每月护士长例会、每季质控分析会、每季护理简报上通报和分析;加强对病区护理质量及各科护理台账的监管力度,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建立良性的沟通反馈循环;全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改善工作流程,修订完善优质护理病房、星级护士检查考核指标,加强对特殊科室、特殊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指导,加强对基础护理质量、护患沟通(健康宣教、术后回访、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满意度测评的监管力度。
该院还组织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积极开展“三亮三创三评”活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先锋岗服务承诺活动。在党委书记龙凤鸣、院长谭仁林及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对新农村建设指导点——宜州市北山镇龙安村开展扶贫调研和物资赞助及慰问特困户工作;对库区移民扶贫点——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开展帮扶工作;到对口帮扶点——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中心卫生院进行重点、全方位帮扶,受到当地群众及上级的好评。
由院党委书记龙凤鸣担任“红卡进百企千村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院长谭仁林担任副组长,党政齐抓共管,全院 185名党员分成8个党支部,每一名院领导直接带领一个党支部,在全市范围内有固定帮扶的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农户,与联系点和联系农户通过“红卡”联系,形成结对帮扶关系,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制度化建设速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帮助联系农户解决增收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其他家庭困难,增强家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达到人民群众得新实惠,基层组织有新加强,干部作风有新转变的目标。同时还认真执行卫生系统医疗对口支援方案,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岩滩库区大化县板升乡弄雷村的对口帮扶工作、“降消”工作和“一免两补”工程,积极配合政府对各种突发事件实施应急救治工作。
该院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积极开展专题理论学习和普法教育活动,加快发展党员步伐,关注民生,改进作风,不断加强廉政建设教育,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为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档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塑造医院诚信品牌,提升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2012年该院完成了医院院徽、院标的征集、投票、评选及最终评定工作,并向社会公示。新的院徽、院标于今年2月正式启用。
长期以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宗旨,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活动,狠抓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先后荣获“河池市医疗优惠定点单位”、“禁毒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市卫生系统抗洪救灾防病治病先进集体”、“自治区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广西第三周期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先进后盾单位”、“河池先进基层党组织”、“河池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同时还获得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自治区第二名和河池市第一名等多项集体殊荣,深受社会各界赞誉。
鲲鹏展翅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关怀下,在市卫生局及医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市第一人民医院摘得“三级综合医院”桂冠后,必将乘风破浪,一路前行,以更为突出的特色优势和优质的医疗服务,奏响更加絪缊的生命捍卫交响曲。
新闻链接:三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跨地区、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专科(包括特殊专科)的医疗服务,解决危重疑难病症,接受二级转诊,对下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人才;完成培养各种高级医疗专业人才的教学和承担省以上科研项目的任务;参与和指导一、二级预防工作。
新闻推荐
罗城讯 近日,网友“新起点”在河池网“河池论坛”发帖称,前几天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成龙湖游玩时发现,今年2、3月份从朝阳路移栽到成龙湖的榕树,已有...
罗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罗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