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龙
隆)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广场是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但是如今广场上却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一名流浪老人将自己的“家”搬到广场的路树下,一住就是半年,周边群众对此有意见。
10月5日,记者在罗城民族文化广场看到,流浪老人居住在广场靠近马路的路树下,她用棉被等生活用品把树围了一圈,用塑料薄膜、废旧的广告纸把生活用品遮盖起来。老人躺在凌乱的棉被上,不愿意跟记者交谈。
每天都到广场锻炼的周大姐称,大约半年前老人就搬到这里来住了。她说,广场是公共场所,老人在这里住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她住的地方味道很不好闻。
据周边的群众介绍,老人平时并不拾荒,身上一直带有钱,经常去周边的餐馆用餐,偶尔还看见她的子女过来看望她。
罗城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梁耀昉告诉记者,2年前,这名老人就开始在外面露宿,最近半年搬到广场居住,才引起更多群众的注意。民政部门曾会同公安、市政、福利院等部门一起去救助过老人。老人自称叫韦会英(音),是桂林人,有5个子女,但是不愿意跟子女一起居住,因此在外面露宿,还说自己是天上人,树下就是她的家。面对民政部门的多次救助和动员,老人表现出极度的反感,拒绝去福利院,拒绝离开广场。
据悉,民政救助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因此,民政部门对老人的不配合也无可奈何。
梁耀昉称,下一步将请示上级部门,并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争取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妥善安置好流浪老人。
新闻推荐
女子未婚先孕嫁他人17年后诉离 法院多次调解无果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
罗城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一女子,未婚先孕后经人介绍嫁给大其15岁的男子,男方婚后并不嫌弃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对妻子及孩子都爱护有加。17年后,女子以...
罗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