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南丹新闻 > 正文

1.6万多人心中的“广西温暖”

来源:广西日报 2011-01-06 22:1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贝为超 韦鹏雁 本报通讯员 苏宏流 田达欢 韦忠义 黄世民

寒风裹冷雨,群山“白了头”。谁曾想,今年冰冻灾害来得如此早,如此猛烈。

1月1日18时,因路面结冰,贵州省和我区接壤的贵新高速公路封闭。大批从广西往贵州方向车辆,滞留在“前不靠村、后不靠店”的国道210线河池南丹六寨路段。到1月4日上午,滞留在河池市车辆有3000多辆,司乘人员1.6万人。

冰雪无情,人有情。1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多次作出重要批示。郭声琨特别要求,河池市要切实做好司乘人员的必要保暖及生活保障。

“滞留人员是贵州群众为主体的区外旅客,我们要把区外旅客当成自己的亲人!”市委书记蓝天立动情地说。该市立即启动应急机制,1000多名党员干部按“四有”(有饭吃、有水喝、有保暖、有病能及时医治)要求,积极落实滞留司乘人员必要的生活保障,如同呵护亲人一般,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被困群众心坎上。

天寒地冻,一座丰碑高高矗立。这就是广大滞留人员盛赞的以人为本、无私奉献的“广西温暖”!

党员干部雪中送“炭”提供温暖保障

“又封路堵车了!”2日7时,家住210国道永安加油站旁的南丹县六寨镇龙马村支书何羽清醒来发现家门口停满车辆。他经历过2008年抗冰冻灾害,经验丰富。他招呼家人:“起床了!烧水送给受困的老同。”全家人架起两口大锅烧开水,就无偿提供给滞留旅客。全家一直烧水烧到夜里10时多。

何羽清还组织7名党员,加入县里“先锋驿站”为旅客服务。3日上午,他发动党员抱来柴火在路边生起三堆大火。滞留旅客把火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广西人民给我们送来了真正的温暖。”

何羽清,只是河池市救援队伍中普通的一员。河池市市长谢志刚在现场指挥:“千方百计让司乘人员有饭吃、有开水喝、有足够衣服穿,提供温暖保障!”

河池市从市、县、乡三级紧急抽调党员干部开展送温暖活动。启动基层党组织应急机制,广泛发动党员、团员、妇女干部组成应急分队,按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要求分发救助物资。在南丹巴平收费站、六寨交警中队、永安加油站设立3个党员应急救助站。设立5处免费开水供应点,24小时供应开水。派出12部党员应急车队,免费接送返回县城住宿的滞留人员。县委书记徐钦恒说,210国道沿线各党支部和党员发放5000多张“连心卡”,滞留人员可拨服务热线电话随时求助。

南丹“先锋驿站”饮用水告罄。六寨镇党委立即派人送来5台饮水机和20多桶饮用水。驿站响起了滞留司乘人员热烈的掌声!

感人的故事,说不完。2日夜10时,南丹县经贸局局长缪芝龙在路上巡查,听到渝C19075大客车传来婴儿啼哭声。婴儿的母亲李宇群紧张地说,孩子没有奶水喝。缪芝龙立即打电话联系六寨镇的朋友购买奶粉。缪芝龙买到奶粉赶紧往回赶,由于夜深天黑,把车开过头了,想掉头已经堵上了。他一路小跑返回寻找渝C19075大客车。夜里11时30分,婴儿终于喝上奶水,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安稳睡去。

滞留愈严重,愈见奉献精神。南丹县给滞留司乘人员发放面包400件、矿泉水800件、八宝粥300件、快餐面700件和一大批棉被棉衣。县长陈继勇介绍,该县给滞留人员发放水食品和御寒衣物就投入85万元。

210国道沿线都安、宜州、金城江三县(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全“动起来”。党员干部全部提前结束假期,24小时为分流车辆人员提供救助服务。

结冰,冷的是河池市党员干部群众;下雨,淋的是河池市党员干部群众。滞留车辆里的司乘人员,感受到浓浓的“广西温暖”。滞留司乘人员情绪稳定,没有出现非正常情况,还积极配合疏导工作。

巡逻救护定点医疗呵护生命健康

1月2日,一辆四川客车进入都安下坳分流点。1月3日凌晨,四川资阳市妇女詹秀华下车上厕所,不慎摔到沟里。医护人员立即赶来,小心翼翼地把伤员平抬上担架,送往下坳中心卫生院紧急救治。拍片显示,詹秀华摔倒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河池市卫生局决定将患者转入都安县人民医院。詹秀华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灾情发生后,河池市在第一时间启动医疗卫生应急预案,成立由河池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局长韦凯钟为组长的医疗卫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分赴滞留路段和分流点,指导医疗单位开展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该市卫生医疗系统多次在突发事件和应急救援中显身手,救助经验丰富。组建党员应急医疗救援队伍,采取在滞留人员聚集点设立医疗救助站、开行流动医疗救助车等方式,为滞留人员全天候提供医疗、防疫、卫生宣传教育等服务。对老人、大月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给予特殊医疗护理照顾。在南丹县六寨镇210国道群众滞留路段,妇产科医师对38名大月孕妇造册登记,提供医疗服务。

2日晚9时许,从广东打工回老家四川的农民工胡保群突然晕倒。原来,她刚做完阑尾炎手术,如今困在车上20多个小时。南丹县党员医疗服务小分队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免费抢救,挽救了她的生命。流动医疗救助车24小时不间断巡查,掌握滞留人员健康状况,为救护滞留人员提供必要条件。

医疗救护,全覆盖。该市公布医疗卫生救助点咨询电话,24小时接受滞留群众有关医疗求助。逐车宣传防病治病知识,防止感冒发烧、一氧化碳中毒、精神抑郁等状况出现。1月2日晚,一名贵州籍男性滞留乘客在南丹路段突发精神病,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对滞留车辆区域进行饮用水、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便利店27家,流动饮食摊点25家,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巡逻救护,定点医疗,白衣天使精心呵护滞留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出动医护人员近200人次,诊治病人400多人次,心理疏导129人次,分类管理、特殊医疗卫生照顾老人52人,大月孕妇38人,婴幼儿291人,没有发生滞留人员死亡事件。

冒寒风顶雪雨奋力开辟“绿色通道”

20多公里的车队长龙,堵在国道210线六寨段。六寨中队民警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全力以赴疏导救援。

2日晚,车辆抢道造成新寨收费站前路段拥堵,中队长罗宇成前往处置。当他指挥车辆调整方向时,身后大货车突然倒车逼来。专心指挥的罗宇成没有察觉危险临近。紧要关头,他下意识回头并敏捷跃离险境。

3日夜,南丹县交警大队六寨中队民警黄海镜在单边通行的“生命通道”巡逻。突然,他发现车轮就要滑下水沟,赶紧急刹车。连续值班18个小时,黄海镜已十分疲惫。但他没有懈怠,喝点水,提提神,继续巡逻。 

这就是河池交警,这就是广西交警。在自治区交警总队总队长韦宁贤指挥下,河池市数百名交警战艰难斗险阻,冒寒风顶雪雨奋力开辟“绿色通道”。

我区树立应急疏导的成功范例。在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性制定疏导措施。保障单向通行,在滞留路段采取措施放行贵州往广西方向单向车流,预留“生命通道”。同时远端分流疏导,在都安、金城江、宜州等7个点截停、安置往贵州方向车辆,分流车辆1392辆,减轻南丹段压力。

疏导,要“啃骨头”。南丹县六寨水库路段是300多米长的完全拥堵路段,车辆将路面挤得连步行都困难。民警开动脑筋,指挥车辆挪、腾、闪,使近200辆车全部靠右有序停放,成功地将完全拥堵路段清理成单边通行道路,保证贵州往广西方向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1月3日清早,贵新高速公路恢复通行。不久,一位乘客匆忙找到执勤民警:“我被甩下了!”原来他乘坐的大客车跟着车流往前开,车下乘客被拉下了。交警莫军魁立即驾车追赶,经过二十分钟苦苦寻找,终于把旅客送回客车。

警灯、警服、警徽,成为滞留人员心中温暖符号。司乘人员向在路边执勤的交警微笑挥手,激动喊道:“谢谢交警同志!”在河池交警不懈努力下,受阻车辆未发生一起意外事件。

“广西温暖”,化坚冰。1月4日,滞留车辆全部安全通过河池,广大滞留司乘人员鼓掌致意:“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做得好!”

新闻推荐

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

前言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风貌改造的若干意见》和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城乡风貌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南丹县按照...

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6万多人心中的“广西温暖”)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