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河池讯 (记者/贝为超 韦鹏雁 通讯员/韦忠义 田达欢)从1月1日18时开始,贵州省贵新高速公路因凝冻天气造成路面结冰而封闭,导致车辆滞留国道210线河池南丹六寨段,滞留车辆排队长20多公里。1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自治区主席马飚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处理,要求河池市切实做好司乘人员的必要保暖及生活保障。
郭声琨要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立即赶到现场处理,做好工作,切实做好司乘人员的必要保暖及生活保障,不要出现饥饿、火灾和其他意外事件;交通运输部门做好路况的信息预报,积极采取措施疏导交通;要与贵州保持密切联系、在符合通行条件时及时放行车辆;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马飚要求确保被困人员安全,做好被困人员食品供应,及时疏导交通。
冰灾无情,人有情。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公安、交通运输、公路管理等有关部门和河池市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领导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组织河池市及南丹、金城江、宜州、都安等相关县(区)1000多名干部职工开展国道210线应急救援及疏导工作,给广大滞留司乘人员安全通行提供强大保障。截至1月3日15时许,8000多名司乘人员得到必要保障,1500多辆滞留车辆安全通过。
通行保障。受自治区领导委派,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郭文强赶赴河池,并和河池市委书记蓝天立、市长谢志刚及自治区应急办、公安厅交警总队、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到南丹县六寨车辆滞留现场协调指挥,科学部署应急救援及疏导工作保畅通。充分发挥公安、交警部门的主力军作用,在滞留路段采取保障单向通行办法,有序疏导贵州往广西方向的滞留车辆。调运燃油40吨投入沿途各加油站,确保滞留车辆安心等候、随时可走。同时,采取远端分流疏导方式,分别在都安、金城江、宜州等县(市、区)5个点截停往贵州方向的车辆,成功分流车辆1000多辆,有效减轻210线河池南丹六寨段的交通压力。同时,协调贵州省加快对出现凝冻的路面进行除冰处理,积极创造道路通行条件。
温暖保障。河池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相关部门和县(市、区)提前收假,全力以赴投入救灾救助工作。交通运输、民政、商务、医疗卫生等部门通力合作,按照“有饭吃、有水喝、有保暖、有病能及时医治”的要求,构建滞留司乘人员的温暖保障。该市启动基层党组织应急机制,各级党组织、群团组织按应急预案要求,广泛动员党员、团员、妇女等积极深入现场开展救助服务和送温暖活动,组织好志愿者及发动党、团员做好送温暖服务。紧急调运救助物资,给滞留的司乘人员发放面包、八宝粥、快餐面等食品和毛巾被、棉被棉衣等御寒衣物,切实帮助广大司乘人员解决吃饭、饮水、保暖等问题。
安全保障。河池以及相关县、乡三级党委、政府,紧急抽调党员干部、公安民警900多人赶赴现场开展服务、维稳工作,确保广大滞留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防盗、防火、防哄抬物价、防不良讯息”的要求,维护好现场秩序。在巴平收费站、六寨交警中队、永安加油站设立三个应急求助站。交通运输部门调用12部应急车辆,免费接送返回南丹县城旅馆住宿的滞留人员。组建由2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医疗救援队伍,通过设立临时医疗服务点和成立医疗巡查组办法,防止出现传染病疫情,为滞留司乘人员提供医疗救助服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沿线各餐饮店、食品店加强检查,确保食品安全。
科学疏导,温暖救援,国道210线应急救援及疏导工作有条不紊推进。1月3日8时30分,贵州省贵新高速公路恢复通行,我区立即按照预案引导从广西往贵州方向的滞留车辆通过。15时许,国道210线河池段已经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目前,河池市和相毗邻的贵州省黔南州形成“信息互通、工作互联、措施互动”的协调机制,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随时保障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安全畅通。
1月3日晚8时,因贵州省气温持续下降,又出现路面结冰,该省高速公路被迫于当晚8时再次封闭,国道210线广西境内南丹段又出现车辆滞留现象,再次恢复通车的时间无法确定。本报特派记者正在现场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及时报道救援和疏通情况。
(抗冰灾相关报道见第三版)
新闻推荐
本报南丹讯(记者/贝为超通讯员/苏宏流田达欢)5月25日,北京、广东和广西等9个省(区)的16个陀螺代表队角逐中国南丹白裤瑶陀螺邀请赛预赛。这是将于5月26-28日举办的“2011中国南丹·丹文化旅游节”...
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