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南丹新闻 > 正文

张海智:为让更多群众懂艺术■为了普及群众文艺,他一个月至少下乡3次,一次至少3天到5天 ■在南丹农村,凡是认识他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叫他张老师 本报记者 王

来源:河池日报 2012-02-20 14:28   https://www.yybnet.net/

张海智,1963年生。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丹县文化馆馆长。

张海智深入民间进行民族民间文化调研。

 

张海智看起来很有艺术家的气质,一些人因此觉得他有些清高。其实不然,和他接触的时候,会发现这个身材依然高挑匀称的中年男子,其实和蔼可亲,而且十分健谈。只是他不太会谈家长里短,油盐酱醋,还有那些酒桌上的荤段子。所以在许多聚会的场合,他有些格格不入,清高的印象大概由此而来。但是,如果你是一个了解他的人,或者对艺术有所涉猎的人,跟他谈绘画,谈摄影,谈书法,他就会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还有一个话题也是张海智愿意和喜欢谈起的,那就是群众文艺。尽管他的人生目标并不是从事群文工作,而是成为一名纯粹的艺术工作者或者艺术家,在绘画上有所成就。他也曾经为此而努力过,奋斗过。20多年前,当他还在南丹电影院当一名美工,给一些准备上影的影片画海报的时候,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画家。那个年代,有新片上影的时候,并不像现在一样有精美的印刷品海报。要吸引观众买票看一部电影,最好的方法就是画一张能够引人注目的海报。因此,如何把一部新片最精彩最能吸引观众的内容画出来,成为那个时候张海智每天必须研究的“课题”。这就意味着他所要画的东西,并不是照搬电影中的某个镜头或者场景,而是要对整部影片深入地思考,把握精髓之后的一种不离根本却有所创新的再创作。凡看过《英雄儿女》这部电影的人,都应该记得这部电影最为流行和经典的海报,就是王成双手握着火箭筒往前冲的样子。但是,给这部电影画海报的时候,张海智并没有沿用这个画面。而是经过分析那个时候观众好奇而萌动的心理,把刘尚娴主演的王芳入画,画王芳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20多年后的今天,南丹县城一些40多岁左右的男女,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那幅张贴在南丹电影院院墙上的王芳画像。当时20岁出头正处于青春萌动的苏先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并不太喜欢看电影,但是,就是因为看到王芳的画像后,才买票看了一场《英雄儿女》。

经过几年的锤炼,张海智绘画的功夫已达到一定的境界,不仅得到电影观众的认可与喜爱,同时也被南丹绘画界前辈所看好。然而,就在张海智踌躇满志,立志要在绘画上干出成一番事业的时候,他却被调离了这个岗位,到文化馆上班去了。

当然,到了文化馆并不影响他继续绘画。问题是他在电影院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就是绘画。到了文化馆,他的主要工作是群文工作。虽然文化馆也设有专门搞画画的岗位,但这个岗位的人不是他,绘画成了他的业余爱好。他得组织群众文艺活动,他得下乡辅导群众。

“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说起往事,张海智坦率地说。

但是,正应了这么一句话:不做不知道,做了很奇妙。不到半年时间,张海智就从里到外喜爱上了这份工作。他发现农村有太多“艺术”的东西值得他去学习、研究和付出。于是,他由别人要他下乡变成他要下乡,有事没事,他都喜欢往下乡跑,跑到群众家中,与群众聊深埋于民间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然后整理改编,利用来源于群众的艺术材料,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在群众中演出。当一个屯或者一个村的群众带着渴望的心情等待节目表演,当群众观看节目表演过程中,脸上那些灿烂的笑容呈现在他的眼前的时候,张海智内心涌出一股股感动。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群众是最好的艺术创作者和文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深刻含义。从此之后,张海智对群文工作更是全精心地投入,全精力地付出。因为工作成绩突出,2001年,张海智被提拔为文化馆的馆长。

文化馆馆长这个职位,应该说是文化系统比较小的官位了。从某个角度来说,当这么一个官,从个人利益来看,并没有任何好处,因为文化馆是一个没有钱也没有权的部门。但是,这个职位的事情却很多,至少有两样是一定要做好的,那就是培养人才和繁荣全县的群众文艺。所以,上任之后,张海智在营造文化工作者的成长环境,壮大人才队伍上下力气。张海智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市场的不断开放,社会上出现了诸多类型的文化艺术人才的培训机构,但大多是文化产业的经营模式。与这些商业运作的培训机构相比,文化馆这个公益性文化机构无论是在师资力量、设施设备方面还是在培训机制、输送人才渠道方面都具有品牌优势。因此,张海智凭借优势,履职尽责,把为基层培训艺术人才纳入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年度,分阶段进行系统的培训。他们充分发挥馆内文化工作队的作用,采取分片包点,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深入基层,组建队伍,辅导培训。这一做法不但有效遏止了基层文化网络线断、网破、人散现象的发生,而且营造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成长环境,壮大了人才队伍,为构建群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植了人才资源。

在文化馆从一个一般人员到馆长,张海智非常清楚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失去了基层,如同丢掉了根,也就失去了发挥文化馆职能作用的机会。基于这样的认识,张海智带领全馆干部职工励精图治,谋求创新,精心打造工作亮点。多年来,南丹文化馆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探讨“服务农民服务基层”的实现形式。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以弘扬主旋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坚持由一般性活动多向特色性活动转变。在张海智和文化馆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南丹的群文工作开展一年比一年热闹,一年比一年红火。

新闻推荐

铜江河下游新建桥梁设计结合规范和实际情况

网友“河池人123” :南丹县风貌建设工程铜江河下游新建桥梁设计太保守,例如小场那座新桥,2011年建成,柱基太深,钢筋太多,柱子甚至没有高度即没出地面;预制...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张海智:为让更多群众懂艺术■为了普及群众文艺,他一个月至少下乡3次,一次至少3天到5天 ■在南丹农村,凡是认识他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叫他张老师 本报记者 王)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