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男子穿齐膝白裤而被称为“白裤瑶”,总人口约3万,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八圩乡一带。由于深居山中,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较少,白裤瑶固守和传承着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有着浓郁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其铜鼓文化是图腾崇拜和艺术的精华,服饰文化堪称是中华民族的奇葩;白裤瑶葬俗原始神秘、神奇隆重,内容丰富多彩,是铜鼓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歌谣文化及婚恋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集中展示,为世界独有。多年来,南丹县致力打造白裤瑶民族文化品牌,投资近5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首座中国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瑶山洞天世界、民俗村等20多个旅游项目。近3年来,到南丹白裤瑶地区旅游人数超50万人次。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白裤瑶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一点点地流失。例如很多白裤瑶青年开始抛弃本民族自制的服装而穿上买来的机制服装,一些人开始不屑于使用本民族语言,特别是近年来在白裤瑶地区新建的房屋不再是他们传统的干栏式建筑,而是钢筋水泥小洋房等等,导致白裤瑶年轻人逐渐对本民族的文化失去记忆,白裤瑶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挑战。
如何才能保护和传承白裤瑶民族文化呢?笔者认为,就像“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一样,传承和保护白裤瑶民族文化,必须从孩子抓起。
白裤瑶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承靠口耳相传,这种传承方式在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今天,已经不能适应要求。随着上年纪的没受过文化教育的白裤瑶民族文化传人逐渐离去,如果正在受教育的白裤瑶孩子不能接触到和学习到自身民族文化,那么必将出现传承和保护白裤瑶民族文化的断层。因此,在白裤瑶地区的校园中开展白裤瑶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教育,甚至开展民族体育活动,让校园中的白裤瑶族孩子们学习到本民族文化,激发他们热爱本民族文化,成为当前白裤瑶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点。
多年来,南丹县为传承和保护白裤瑶民族文化开展了大量工作。如组织专家、文艺工作者深入采风全面发掘和整理白裤瑶民俗文化,成立白裤瑶民俗文化研究会,加大宣传力度着力提升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等。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南丹县以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为依托,建立白裤瑶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从2009年起,在怀里村小学、里湖乡中心学校等增设白裤瑶文化传承班;目前,第一版的白裤瑶乡土教材正准备编写;并组织在校的白裤瑶高中生、大学生、外出工作的年轻人,在博物馆开展“青年志愿者文化体验活动”,抓好“传、帮、带”工作,让年纪大的带年轻的,不断传承传统文化。在此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白裤瑶民族文化之花越开越艳!
新闻推荐
▲日前,南丹县农机、交通、安监等部门在城关镇挽白村联合进行三级以上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图为参演医务人员用担架抬着受伤“群众”,赶往救护车停放点...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