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丹讯(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田达欢)3月27日,南丹县在吾隘镇那地村举行传统的壮族蚂拐节,吸引了区内外5000多名游客,传统民俗文化绽放无穷魅力。
据记载,壮族蚂拐节源于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特别是在种植水稻的南方原始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现,青蛙(蚂拐)的鸣叫和活动情况与天气的晴、雨有很大关系。于是,人们开始崇拜蚂拐,蚂拐节成为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的传统仪式,在红水河流域民间极为盛行。
目前,由天峨、东兰和南丹三县联合申报的壮族蚂拐节,已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承办此次“蚂拐节”的南丹县吾隘镇那地村,是河池市壮族民俗民间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其蚂拐节有完整的找蚂拐、祭蚂拐、孝蚂拐和葬蚂拐等环节,有祭祀蚂拐、唱蚂拐歌、跳蚂拐舞等表演形式。
新闻推荐
本报河池讯(记者/韦鹏雁通讯员/苏宏流)5月29日,贵州省独山县麻尾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来到南丹县六寨镇中心小学开展联谊活动。南丹和独山山水相连,2002年起,两县启动跨省区“文明大通道”创建...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