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俊实习生陈远曼8月8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王俗凡老人家中,已经91岁的他,正坐在沙发上看着一档综艺节目不亦乐乎。
老人没有立即打开话匣子,而是到里屋拿了一本“画册”出来,要给记者看。
老人说里面画的是他的家乡,其女王宜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老人早些年所绘。记者小心翻开“画册”,发现里面绘的是五指山近景、全景以及农村的画面。为什么他要画五指山呢?原来老人是海南省海口市人,1939年2月,日军攻占海南岛,18岁的他随老师从家乡逃了出来,他们把这叫“走日本”。“我要去当兵,既能打鬼子,也能吃饱饭。”王俗凡说,他们跑到了广东茂名,正巧中央军校四分校在不远的廉江招生,于是他立即去投考,有幸被录取后,王俗凡随队到贵州独山学习,先是学步兵,后学炮兵、工兵,共学了3年。
1942年毕业后,王俗凡被分派到南宁,成为炮兵营的观测员,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王俗凡养成画地形图的习惯。1944年冬,日军进攻柳州,王俗凡所在的炮兵部队被部署于马鞍山上。“我们的炮可以打二三十华里远。”王俗凡说日军从三门江一带渡河时,突遭他们的炮火轰击。
但是没过多久,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即下令炮兵撤出柳州。撤退过程中,因为翻译的错误,还发生被误炸的悲剧。原来,王俗凡他们走到南丹县六寨镇时,本是要去轰炸鹿寨日军的盟军飞机,而错炸了六寨。
六寨被炸的第二天,王俗凡所在炮兵部队退到贵州独山,并配合当地军校学生布防。王俗凡说,虽然对张发奎的指挥和抗战决心不满,但是只能按照命令转移。抗战胜利以后,王俗凡离开部队,辗转在柳州定居下来。
新闻推荐
■广财时评木 土南丹县南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国有产权转让,以124.14%的溢价率、3.6亿元的增值额,成为我区国有资产...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