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新闻 宜州新闻 南丹新闻 天峨新闻 凤山新闻 东兰新闻 巴马新闻 都安新闻 大化新闻 罗城新闻 环江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河池市 > 南丹新闻 > 正文

弘扬民俗文化 打造特色节庆 ——东兰县红水河两岸壮族群众欢度传统节日“蚂拐节”剪影

来源:河池日报 2016-03-11 09:57   https://www.yybnet.net/

 

核心提示:3月7日至10日,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巴英屯、长乐镇板登村等红水河两岸村屯壮族群众隆重举行蚂拐(当地百姓对青蛙的俗称)节传统民俗活动。

目前,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节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有东兰县的巴畴乡巴英村巴英屯、长乐镇的板登村和天峨县的六排镇纳洞村、南丹县的吾隘镇那地村。上述三县联合申报的壮族蚂拐节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当地一大特色旅游名片。

近年来,东兰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旅游旺县”的发展战略目标,把生态长寿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充分依托“山青水秀生态美”“红色文化”“铜鼓文化”的大优势,挖掘“生态养生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潜力,在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民俗文化上大做文章,开辟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和红水河生态长廊旅游线路,力争把东兰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长寿养生旅游产业品牌,使之成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蚂拐节活动当天,村民们按照当地壮族传统习俗,一大早就忙着宰猪杀鸡、蒸五彩糯米饭、舂糍粑、煎豆腐圆、染红鸡蛋,各家各户张罗着准备贡品,然后送到村头的“蚂拐亭”里,等待祭祀蚂拐女神的时刻。

日出时分,在活动主持人的指引下,全村的男女老少敲着铜鼓,分散到附近的田野、小溪边,四处寻找心仪的雅拐(青蛙皇后),并将找到的蚂拐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竹筒(称“蚂拐棺”)内,将“蚂拐棺”封好绑紧。随后,人们欢呼着沿路返回,把“蚂拐棺”抬到蚂拐亭里安放。接着,依次举行祭蚂拐、孝蚂拐、葬蚂拐、立纸幡等仪式。完成了“葬蚂拐”的活动环节后,人们戴上面具,跳起了蚂拐神舞、驱邪灭瘟舞、铜鼓舞、耕田犁地舞、播种插秧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丰收喜庆舞、樁榔舞等民俗舞蹈,还进行了舂糍粑等民俗展示。

活动期间,村民们还搭建了歌台,举行了山歌对唱比赛。来自该县各乡镇和巴马、凤山等周边县的民间歌手纷纷登台竞艺,演唱的山歌内容丰富,有充满热情的迎客歌,有歌颂农村新面貌和幸福生活的赞美歌,有爱意缠绵的恋爱情歌。

入夜,“蚂拐节”活动进入了高潮。此时的活动主要内容有山歌对唱、篝火晚会、跳傩面舞等,铜鼓声、山歌声、祈福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场外的田野上、小溪边,来自不同村寨的壮族青年男女或三五成群,或成双成对,用“蚂拐歌”(以恋爱交友、寻找知音内容为主的山歌)相互问答,彼此了解,以此寻找到情投意合的恋人,并约定下次歌会在此相会……整个活动热闹非凡。

据了解,壮族蚂拐节起初流行于河池市东兰县境内红水河两岸的金谷、巴畴、长江、隘洞、东兰、长乐等乡镇的壮族村寨,同时,与东兰县接壤的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云榜村,岜暮乡板么村,南丹县吾隘镇那地村也流行该节庆活动。庆祝时间各地不一,有的5至7天,有的长达一个月。此类活动可以由一个村(屯)单独举办,也可以由几个村(屯)联合举办。和往年一样,东兰县的“蚂拐节”民俗文化活动吸引着国内外学者、新闻媒体以及游客的关注。

 

(韦禄东)

新闻推荐

河池打响品牌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接待游客6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9.77亿元

本报讯

 

(记者

 

 

 

通讯员

 

白玉俊)

 

“你家种菜养鸡摘果,我家旅馆住宿餐饮。”依托优美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南丹县...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弘扬民俗文化 打造特色节庆 ——东兰县红水河两岸壮族群众欢度传统节日“蚂拐节”剪影)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