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在全区上下喜迎盛会的日子里,大家心里都在盘点。5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河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我们欣喜地发现,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河池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愈发重视民生建设,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优异成绩。
日前,记者从市直几个相关部门获悉,2011年以来,河池教育、卫生、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支出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长54.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24.61%。
河池市的财政收入在全区并不算高,但对民生建设的投入只加不减。尤其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连续5年不断出台改善民生的新举措。5年来,市财政在民生方面累计投入205.9亿元,年均递增28.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年均15.74%、13.49%的速度增长。
同时,市委、市政府每年坚持为民办好10件民生实事,解决了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妥了一大批惠民好事。
贫者亦有其居。河池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2008年以来,先后实施各类保障性住房24460多套,让广大市民真切感受到保障性住房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今年,河池还将投资13.2亿元,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2400多套,要让全市部分困难群众实现住房保障“应保尽保”。
就业是民生之本,涉及千家万户。5年来,河池广开就业门路,加强就业服务,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制度和体系,初步构建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4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络,为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创造了条件。通过组织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全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2.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新增8.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5年里,河池初步形成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扎实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实现县乡“一卡通”,新农合参合率达95.52%。5年来,全市共投资3294万元改扩建乡镇中心卫生院34所,村卫生室5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工作,河池老年社会保障和优待制度逐步完善,全市已累计为4650名老年人办理了《优待证》,新建五保村81个,改扩建37个乡镇敬老院,2009年,河池实现乡乡有敬老院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五保村360个,敬老院134个,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良好条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经济欠发达的河池始终没有放松发展教育事业。5年里,河池“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100%,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攻坚通过自治区验收。让孩子上得了学,更要让孩子上好学。今年,河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了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餐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建设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D级危房改造“三大工程”,山区学生学习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民生工作看起来细小烦琐,却关乎河池发展大计,做好民生工作并非易事。5年一个节点,5年一次飞跃,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又将开启新的征程,河池将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共享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沈应佳
新闻推荐
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要求 努力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新跨越
本报讯(记者
沈应佳)11月3日,河池市召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河池市工...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