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专电(记者
李盛勇
罗昌亮
通讯员
张毅)1月8日至9日,参加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河池市代表团召开会议,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河池市代表团团长、市委书记黄世勇,代表团副团长、市长何辛幸,代表团副团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志鹏等参加审议。
黄世勇认为,马飚主席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实事求是、贴近民情、反映民意、鼓舞人心的好报告。报告所展示的工作成就有说服力,7项主要经济指标超万亿元,标志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令人振奋;提出的发展目标有感召力,表明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推动富民强桂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给人鼓舞;提出新一年十项工作措施有推动力,符合中央要求和我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措施的实施将产生新的强大的生产力,催人奋进。我们一定要结合河池的实际,认真贯彻实施,确保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全面体现到河池的各项工作中,推动河池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黄世勇说,过去的一年,河池市的经济在非常艰困的情况下,实现了稳健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造成的历史投入欠账太多,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区水平和其他地区差距还比较大,人民期盼经济更快发展、城乡面貌更快改变、社会保障更快提升、贫困问题更快缓解。
黄世勇说,根据人民的期盼,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求好,核心是快、进,并全力推动社会事业和党的建设向前发展。针对当前河池发展的短板,今年将重点推动“五项工程”。一是产业增量提质工程。要在新园区、新项目、新产业、新效益上下功夫,力争有明显效果。要以最大的胆略和勇气谋划和推动工业化进程,务必在新型有色金属、清洁能源、生物质化工、绿色长寿食品、茧丝绸、生态旅游六大新型特色产业上,形成新的产值和新的效益。二是城乡新貌新风工程。要在新区、新城、新村、新面貌上有新的成效。要利用建市十周年的契机,按照打造桂西北美丽特色山城的目标,加大中心城区改造和建设力度,做大城区增量,以新带旧,以新促变。要充分利用中央和自治区对茅草房改造、危旧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契机,推动相关工作。要坚持建管结合,以管理改变乱象,以管理提升品质,争创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三是民生保障提升工程。要围绕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充分用好国家民生政策,在教育、医疗、社保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大做文章,使安民、惠民、利民、富民和爱民工作有新的突破,加快改善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新十年扶贫攻坚工程。务必把中央和自治区扶贫开发政策全面贯彻到工作中去,紧密结合河池实际,力争获得各个方面更多支持。必须创新方式,把河池特有的资源优势转换成产值优势。要转换扶贫开发思路,从传统的扶贫开发思维定式转到开发扶贫的新思路。五是执行力提升工程。要践行“六戒”,把“六戒”结合到具体的单位、具体的个人、具体的工作,通过“六戒”的全面实行来提升执行力,通过执行力的提升来加强各项工作,确保各方面工作目标的实现。
何辛幸认为,报告催人奋进,令人倍感振奋。整个报告贯穿一个科学发展的主题、一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体现了广西精神;报告实事求是,亮点突出,展示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广西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报告对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握得准,让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对今年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增强了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何辛幸建议,一是在河池创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特区,加大新一轮扶贫开发力度,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更好地实现小康。二是请自治区支持举办纪念韦国清将军诞辰100周年活动,在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三是请自治区支持河池举办建市10周年纪念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提升城市品位。四是支持河池推动部分重大项目建设,如尽快申报建设环江火电厂,争取开工金城江至南宁铁路,推进河池至桂林、贺州至巴马、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项目等。
黄光华、文建中、吴家权等代表参加审议。
新闻推荐
黄世勇何辛幸率拥军慰问团在邕慰问部队官兵 共叙鱼水情谊 共商双拥大计
本报南宁专电(记者
罗昌亮
李盛勇)1月9日,市委书记黄世勇、市长何辛幸带着全市400万各族人民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率河池市拥军慰问团,慰问了武...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