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新年,许多市民添置新衣,旧衣成为家中的“鸡肋”。如何处理旧衣服,市民感到十分纠结。日前,记者在河池城区采访了解到,对于旧衣服,市民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丢、送、捐、卖、改造等,那么,何种处理方式才是旧衣服的最好“归宿”?
不少被弃于垃圾堆
“最近只有一单是寄旧衣服的,客户寄给他在容县的亲戚。”河池城区申通快递工作人员李女士说,在他们那里,寄送旧衣服的业务很少。
在沿江路垃圾场处理垃圾的一些环卫工人反映,路边垃圾桶旁经常有被人丢弃的旧衣服。过年、换季时,旧衣丢得多,有的甚至开小车丢旧衣。收入不高的他们看到很可惜,常捡一些好一点的用开水烫过后自己穿,或送给有困难的亲戚。
“身上的迷彩服、裤子、鞋子和袜子都是从垃圾袋里翻出来的。”67岁的龙奶奶无家可归,拾荒为生,露宿街头。
捐赠给困难群体
老地委附近一小卖部的欧女士说,她居住的小区家家户户都有几袋旧衣,想丢又舍不得。现在,她家还有五六袋衣服。她说,没时间将旧衣送到需要捐助的地方。因此,她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集中在小区设点收旧衣服,捐给贫困山区的人们。
市民政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不接收旧衣服,因为资金紧张,没有配备完善的消毒设备以及专业人员,旧衣服如果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不好送出去。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如此说。
市救助站梁助理称,站里之前收到很多旧衣服,但是有些是裙子和低胸的时髦衣服,根本穿不了。如果市民想捐旧衣服,可以选择一些干净、实用的捐赠。收到旧衣后,他们会进行消毒处理。
在本地网络论坛上,记者在“爱心驿站”版中找到一则“长期接受衣物捐赠”的帖子,内容称,爱心活动大部分针对山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所以接收捐赠的旧衣物只要老人和小孩的,衣服7成新以上,没有破损和污渍,还要清洗干净。
“需要实用的衣服。”文体路超越电脑店老板娘韦宏萍说。她是“爱心驿站”中活跃的网友之一。4年来,她和朋友们一起组织“爱心一点点”活动。如今,她负责接收旧衣服,再由“爱心驿站”版主“桃花寨主”负责发送。送出去前,义工们会去实地核实信息,再把收集来的旧衣服,放上消毒液,经洗衣机清洗后,再送到贫困山区,然后把捐赠开支公布在网上。
“特别感谢南宁‘点点姐\’和深圳‘蓓蓓姐\’一直对‘爱心一点点\’活动的大力支持,向贫困群众捐了很多校服。”韦宏萍说。
翻新改造变时尚
严女士是南新西路一家订做羽绒服店的老板娘。她说,现在忙着订做新羽绒服,没有时间接收旧衣进行翻新,一般每年10月份左右,来翻新的市民比较多。来翻新的旧羽绒服多是名牌,很多市民舍不得丢,在这里翻新一件才需100多元,而在商场买新的品牌衣需700至1000多元。
佳家百货批发市场一摊主黄女士说,一些年轻人将旧衣拿到裁缝店,改款式,如改窄、改短、剪袖子、加花边等。不少中年人因为发福,把衣服适当加宽、加亮片和人造钻,使得旧衣既变得合体,又增加了时尚元素。实在旧的衣服,很多人就改作抹布、拖把、口袋和围裙。
上门回收旧衣服
采访中,记者获得一张名片,名片上显示,上门回收旧衣服和库存衣服,并且有“环保、节约资源”字样,还注明收购范围:收购干净无破夏季旧衣服;牛仔裤、休闲裤、衬衣、T恤、校服、运动服、裙子、内衣文胸、皮包、布娃娃等纤维制品。
根据名片上提供的两个手机号码,记者联系上收购老板。
“旧衣服8毛钱一斤。”以138开头的手机号老板说,他回收的旧衣服卖给上家一广东老板,由广东老板“厂家回收,翻新,送到贫困地区”。他提到,河池城区大概有三四个人在做这行生意。
“不要老人和穿开裆裤小孩的衣服,也不要发黄的衣服。因为老板不收。收的旧衣服送到非洲贫困地区。”以134开头的手机号老板说。
“不想卖(旧衣)了,太便宜,而且还要挑选,有点麻烦。直接丢掉算了。”家住南新东路的韦女士给收购旧衣的老板打完电话说。
市工商局河南工商所和南桥工商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个体从事经营活动时,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没有执照经营属于违规。办理营业执照,需要有固定的营业场所,方便亮照经营。目前回收旧衣服的没有办理执照,只有零售服装和个体收购废旧的办理执照。记者致电12315,其工作人员称,目前没有接到市民有关这类投诉。
图为“爱心一点点”团队为贫困山区的老人送去旧衣服。
(图片由“爱心一点点”团队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谭福恩 通讯员 韦昌学 黄巍) 日前,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发文确定首批全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示范县(市)、示范乡(...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