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市委提出“促进文化新潮”,就是着眼于吸入新鲜的文化血液,创造全市人民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这既是河池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的具体要求,也是符合河池市建设幸福新河池的客观需要,顺应中华民族文化繁荣乃至世界文化进步的宏大趋势。
河池是民族之乡,又是文化园地,8个世居和其他39个后移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河池特色文化,成为推动本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携同进步的巨大力量,并且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奇珍异宝。促进文化新潮,就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紧跟时代潮流,吸入时代优秀精神,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培养爱党爱国爱家乡并为之而努力奋斗的热情和品德,使河池的传统文化更加成为推动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特别要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生态文化、长寿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铜鼓文化、刘三姐文化、奇石文化等特有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再加以不断地创新其表现形式和展示载体,实现区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做大做强河池文化品牌,增强河池发展的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创新和拓展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方式及渠道,抓住人民文化生活需求转变和提升的历史契机,大力创作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并以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方式,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使文化生产力转化为经济生产力,实现精神产品向物质产业的形态转换和价值转换,带动河池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感化作用,培养全市人民高尚的生活情趣和文明新风。文化工作要自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社会生产生活第一线,善于发现优秀典型,激活创作灵感,增加佳作供给,用优秀作品感化人,教育人,引导人,大力褒促文明进步,坚决抵制消极颓废;坚持文化惠民、文化利民,始终把文化工作摆放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幸福的高度,使文化发展惠及全市人民。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促进文化新潮的政治责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优良的文化成就,推动河池市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进而实现文化自强,为建设幸福新河池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韦立标)廖国玉把生猪养殖规模从2011年的600多头,扩大到现在的1300多头。这是河池市启动市级猪肉储备制度,激励生猪养殖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