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河池各地“两违”整治从未停止,但犹如冥顽不化的毒瘤,总是反反复复、屡禁不止,个别地方甚至还有蔓延的势头。“两违”现象已然成为当前城乡建设的突出矛盾和焦点问题,到了非下猛药、挥重拳整治不可的地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占地建房总得有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按照法定程序获得用地许可和建房许可,方能规划建房。而违法建设、违法用地赤裸裸地践踏法规,严重侵占有限的公共资源和发展空间,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扰乱了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掂量一下,违建者心里哪还有规矩,藏有的只是私利。
整治“两违”,必须铁定决心。众所周知,土地和房产就是不断增值的钞票,巨大的利益驱动是引发“两违”的重要原因,依法拆除“两违”,等于拆断当事人的利益链条,碾碎他们的发财梦,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大多会遇到谩骂、恐吓、利诱,还可能引起民众的误解和阻挠。面对着凌人盛气,执法团队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众的利益,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不畏惧不退缩,铁定决心清除到底,不留后患。
整治“两违”,必须严控“苗头”。“两违”整治新、旧是两难问题,要跳出边治边增、治不胜治的泥潭,监管部门要加强巡查力度,实现整治无空隙、监督无盲点,要运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力量,联防联控,从而达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切实把“两违”行为消灭在未发之前、初起之时,决不能任其蔓延。
整治“两违”,要敢于搬掉“硬骨头”。历数“两违”当事人,最难缠、最横蛮的往往是自以为腰杆硬的人,他们巧取土地的手段更隐蔽、更狡猾,肆意侵占的资源更多更优,违建的房子堂皇显眼。这样的“硬骨头”不拔掉,那些追随者就有了“两违”的底气,旁观的群众就有了无奈的怨气,执法团队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市委反复强调,“两违”整治不管碰到什么样的人,不管背后有什么样的保护伞,包括牵扯到国家公职人员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整治“两违”,需要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这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广大市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把对家乡的关爱付诸具体行动,要强化“知法、守法”意识,对身边发生的“两违”行为要给予有力监督,积极参与“两违”清理工作。有“两违”行为的市民要增强法制观念,主动拆除各自的违法建筑,维护好家乡新貌。
“两违”不除,民众不服,这是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情,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问题,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敢于碰硬,以实实在在的“两违”整治成果取信于民。
新闻推荐
图为一群女性在某培训班学习民族舞。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覃楚芳
唐洁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愿意花钱买健康,参加各种各样的...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