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祈祷,我们在这迷惘,我们在这寻找,也在这死去……”汪峰的一曲《北京,北京》道出了北漂们的心声。然而,尽管北漂有诸多不易,但在生于1985年的南丹女孩莫莹莹看来,5年的漂泊生活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只要坚持,希望就在前方。
2008年,刚从大学毕业的莫莹莹太喜欢教师生活的规律和稳定,为了开拓眼界,她毅然决定去北京闯一闯。初到北京,她寄宿在朋友的出租房里,安顿下来后,便开始找工作。整天在网上看招聘信息,觉得自己基本符合招聘要求,待遇不错的,就海量投简历。提到找工作这段经历,莫莹莹笑着说:“每天看招聘信息看到两眼昏花,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找到安全感。”去了好几家公司面试后,为了节省开支和节约时间成本,她最后从几个离住的地方近的公司去选择。
生性活泼好动的她,对旅游行业特别感兴趣,想着可以去很多地方旅游,看到的东西多了,视野开阔,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于是她决定到旅行社上班。因为,此前并没接触过这个行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而且公司开出的工资特别低。试用期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靠自己自觉地去学,虽然有老员工教,但毕竟不像在学校,老师手把手地教,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从工作中慢慢体会和琢磨。好在她大学时候学的是外语,而在旅行社,如果会外语,或者外语水平高一些的话,工资待遇会更好些。
叨扰朋友多时,心里很过意不去,工作一落实,她就开始找房子。起初囊中羞涩,她只能去找女子公寓,住的是500元钱全包的床位,里面住的都是刚来北京奋斗的女孩子。客厅里住8个人,还有一个4人间。十几号人共用一个厕所、厨房和阳台,十分拥挤。宿舍里有电热水器,但要排队洗头洗澡。身为独生子女的她,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而今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无依无靠,条件又差,一度有回家过安逸日子想法。“既然想到大城市去,就得有受苦的准备,年轻的时候,就该多吃苦,努力奋斗。我现在很庆幸当时能坚持下来,才有了今天的自己。”莫莹莹说。
为了上班不迟到,避免路上堵车,她都是最早出去,最晚回来的那个人。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回到宿舍。而且,当时要复习考导游证,早上5点起床,先看会儿书,然后赶车去上班,晚上下班回来吃完饭后,还要看书复习。每天只睡5到6个小时。回想起这段日子,她感慨:“比高考还要累人。工作量那么大,早晚还要挤出时间看书。”后来宿舍不方便看书,她只能到麦当劳里看。工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了几个月后,导游证总算拿到手了。接着,她应聘到一家更大的旅行社,同时也在慢慢琢磨并独立操作一个完整旅游团,挣了钱,跟新公司的同事租了一个两居室,跟之前的集体宿舍生活彻底说再见。
在北京漂泊的日子,无依无靠,即使过得再艰辛,她也从未向家里吐露半句。莫莹莹告诉记者,家里人不舍她在外漂泊,百般劝说她回河池,但是自己选择了,就算跪着也要走完。而今,她一面开始复习领队证考试,一面考驾照。为了能在北京更好的生活,她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希望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过简简单单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目标总会实现的。”莫莹莹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见习记者
谭福恩)
3月18日上午,市政协召开2013年第一季度政协工作交流会暨2012年全市政协系统宣传工作表彰会。市政协副主席覃现超...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