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高雄专电
共叙同胞情,共圆合作梦。4月26日,两岸产业高峰会议——2013年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在台湾高雄隆重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广西经贸文化参访团团长彭清华发表主旨演讲。这是桂台经贸合作论坛举办地继台北、花莲之后,首次移步台湾南部,对深化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彭清华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作为大陆对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先行省份之一,广西与台湾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桂台经贸合作交流论坛,其中,从2009年起,连续4年由主要领导率团到台湾举办。桂台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深化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广西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491项,合同金额72.07亿美元,实际到位40.69亿美元。2009年至2012年,桂台贸易额累计突破10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30%。桂台合作的全面深化,为双方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彭清华说,广西是大陆的西部沿海省区,随着一批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民航等基础设施的建成,出区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日臻完善,区内“一小时经济圈”、“两小时经济圈”和到周边省会城市及港澳的“三小时经济圈”加快形成,广西已从西南边陲变成重要的出海通道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广西资源富集、生态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政策“红利”巨大、发展生机勃发。如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新地标,正加快朝着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三基地一中心”目标迈进,这为深化桂台交流合作提供了无限商机。
彭清华说,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桂台双方应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同化异、增强互信,不断巩固和发展交流合作的大好态势和局面。
一是全面深化港口物流合作。以广西钦州港和台湾高雄港集装箱直航开通为契机,发挥台湾港口、物流业发达的优势,利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新形成的保税物流体系,培育稳定的直航线路,推动双方港口直航对接,鼓励有条件的港口结成姐妹港,共同培育实力强、品牌优的大型物流企业,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形成共同面向东盟的物流基地。
二是不断提升产业合作水平。把台湾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先进要素与广西的区位、资源、生态、人文、政策等优势结合起来,进一步在电子科技、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机械制造、轻工食品、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等方面深化合作,提升产业合作发展水平,形成新的产业优势群。
三是共同携手开拓东盟市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历史性机遇,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面向东盟的经贸平台,积极探索广西与台湾、与东盟合作机制的相互衔接,并以此为跳板,共同开拓东盟大市场。
四是继续扩大人文交流合作。广开渠道、丰富内涵、扩大规模,推动桂台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民族、宗教,以及青少年、妇女等各领域各界别的常态化交流,培植互信基础,夯实合作根基。
台湾工业总会秘书长蔡练生在主题演讲中说,两岸合,赢天下。桂台合,拓东盟。两岸朋友应善用平台。当前,广西以独特的发展优势和良好的投资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商前往投资,成为台商投资的一个新热点。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下,桂台产业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期待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共享共创新商机,共同开拓东盟市场,携手赢得美好未来。
高雄港都会董事长李孔文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高雄与广西通过本次论坛彼此结缘,期待加强两地相互投资,促进观光旅游、文化交流、经贸会展、农渔养殖等各项合作,实现互补互惠互利,共创和平繁荣。
台南市亿载联谊会理事长陈李贺在主题演讲中说,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产业、纺织、塑料加工、加工机器等是台南的优势产业,希望双方加强交流、促进投资,赢得两地更大发展。
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北部湾办、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也分别作主题演讲。
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余远辉,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河池代表团团长黄世勇,市委副书记、河池代表团副团长陈刚,桂台两地制造、金融、农业等领域代表350多人参加论坛。
(韦启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卢有规
谭祺)
近日,市质监局组织开展桶(瓶)装饮用水专项执法检查。该局重点检查生产饮用水产...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