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民蓝益生的记忆中,80年代上小学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支毛笔,都练习写毛笔字,曾几何时,人们渐渐忽视了这些。如今,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又重新回到课堂中。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明确从2013年春季学期起,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这是否意味着,书法教育的春天来临了?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河池市各中小学虽然正在努力落实该政策,但因师资和场地等限制,书法教育的开展仍存在一些困难。
书法教育进课堂受热捧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书写能力的漠视,导致年青一代书写能力退化,能写一手好字的学生越来越少,字迹潦草、字形丑陋等成为普遍现象,老师和家长深感担忧。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地位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
家住翡翠小区的陆玉梅说,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了,写的字就像“鬼画符”,十分潦草,买了不下10本字帖逼着他练字,就是不肯练。自从今年开学后,学校更加重视书法方面的培养,孩子的字也工整了许多。
市民李明景认为,书法,不仅仅是写字,书法也是一种文化。研习书法,不仅可以修身养性,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书法教师资质鱼龙混杂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河池市各中小学都按要求开设了书法课,然而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书法课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据了解,目前,在河池城区的多所中小学,书法课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由语文课、美术课教师担任,几乎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
金城江区第二中学副校长陆建勇说,该校没有专业的书法教师,由语文、美术老师担任,有的教师边学边教。教书法的教师,虽然字写得不好,但可以向学生传授写字的规则、方法和特点,让学生多训练。陆建勇坦言,如果能配备有专业的书法教师更好。
金城江区第三中学一名从事教育多年的工作者称,书法进课堂,实践起来有困难。因为师资原因,该校只能安排没有课时的教师临时担任书法教师。
对于书法教师的资质问题,金城江第三小学教务处主任韦华克说,该校教师平时也练书法,所以都会写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等技能。经过筛选,书写能力优秀的教师可以“兼职”书法教师。
韦华克说,学校里的一位美术教师是河池市书法协会的会员,除了担任书法教师外,还培训该校教师的书法技能。
书法训练教材不统一
中小学书法课属于非考试科目,因此缺乏统一教材。
韦华克说,所选的书法课教材跟语文教材同步,书法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通过购买与语文课本同步的书法教材,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比如一些教材会有与课文同步的生字,新词,优美句子等,另一方面,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老师推荐,学生自愿购买后进行训练。同时,也存在困扰,因为教材不统一,对学习效果也不好进行检测。
记者采访发现,学校尽管课程表中安排了书法课,但由于不作为考试内容,仍不能引起重视。部分学生表示,除了书法课,其余时间并不会专门抽出时间练习书法。“过得去就行了,反正不影响考试。”就读于金城江区第五中学的张欣说。
书法进课堂未统一标准
金城江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一兰姓工作人员说,《纲要》虽然出台,但没有作为制度确定下来,也没有统一标准,要执行到什么程度,也没有定论。学校里也开设有写字课,安排有钢笔和毛笔字的学习,并排入课程,一直都在正常开展。写字课也是以语文教师为主,从写字课的角度来说,能者为师,字写得好的教师就可以进行教学。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称,邀请市书法协会的会员到学校授课的想法不错,但一个中学有20几个班,还要设置课程,城区这么多个中小学,所以并不可行。“还是希望学校配有专业的书法教师。”这位老师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韦立标
通讯员
唐毓泉)
日前,河池市召开相关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汇报...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