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曾斌。
时隔两年,江西小伙曾斌再次回到金城江。此番回来,他是带着梦想,有备而来,并打算脚踏实地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2004年,已在某高职院校就读两年的曾斌不再继续升学,而是搭乘大巴到了东莞,在一家服装厂开始打工生涯。他每天的工作是要对已经裁剪好的服装布料进行加温、成型,再将已经进行缩水的布料进行打包,然后送到工厂生产。仅仅4个月,这一系列枯燥而繁琐的工序就让他感到极度厌烦。刚好有个朋友在河池做文具生意,他想也没想就辞职,投奔朋友来了。
到金城江一个星期后,他开始毫无目标地在网上找工作。看到一家影楼在招聘摄影助理,冲着对摄影师这个职业的艳羡,他懵懵懂懂地去应聘了。影楼开出的条件让他十分满意,不仅包吃包住,每个月还能拿到300元钱的薪水。“别人去做摄影助理,还要交钱呢,我很幸运,不用交钱,还能拿钱”,曾斌得意地说。
刚到影楼工作,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9点30分下班。白天上班就是给摄影师打下手,晚上下班后,才有时间给顾客对照片,还要学习摄影方面的知识,以及照片的后期处理技术。出外景的时候,要背负沉重的外拍灯与外拍设备,还要帮顾客整理服装、打反光板;室内拍摄的时候,要放置背景灯光,教顾客摆姿势等很多繁琐的工作。店里人手不够,他还要兼顾拿件、取件,甚至是修水管的活。生意好的时候,他都没时间上厕所。曾斌直言道,摄影助理是个比较辛苦的职业。但是,他从未想过放弃,工作带来的充实感让他特别开心。因为店面没警报系统,每天都需要守夜,他把席子往地上一铺,加上一床被子,就过一夜。那段时间,他临睡前总会透过落地窗,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流光溢彩的霓虹灯,心里暗暗地想,有朝一日,他也要开一家影楼,自己当老板。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摄影师并没有专门的时间去教授学徒拍摄的技巧,他只能在工作的过程中观察和思考。当摄影师不用相机的时候,他便趁机摆弄,慢慢摸索。刚开始只能试着拍店里的同事,请老师点评。此外,他还从生活费里抽出一部分钱订阅关于摄影的书籍和杂志。工夫不负有心人,他对拍摄的构图、人物表情和光线的掌握也越来越娴熟了。就在摄影师放手让他接拍的时候,他却闯祸了。因为是第一次给顾客拍照,比较紧张,对焦也没对好,照片拍虚了。顾客来取相片的时候,直接冲他发火,责怪他让小孩辛苦了一天,却一张照片没拍好。曾斌一看那架势,也不知所措,但很快镇定下来,虚心地向顾客赔礼道歉,重新为小朋友拍了一套照片,并自己掏腰包买了一份礼物赠送。事后,他更加认真钻研拍照的技术。每次有去桂林、柳州学习的机会,他都格外珍惜。靠着自己的努力,没过多久,他就能独当一面了,但是他并没有为此而停下学习的脚步。为了开拓眼界,寻找与同行之间的差距,他还自己到厦门,成都,苏州等地观摩学习。
2011年,他回到江西赣州老家,开了一家工作室。家里投了20多万元,加上自己在外打工多年的积蓄,他着手租店面,装修,购置器材等。但因为没有经验,导致经营不善。工作室开张6个月后,匆忙转让。创业失败后,曾斌也尝试着跟朋友合伙做生意,但最后都因为生意不好而散伙。经过反复的思考,2013年,曾斌决定再回金城江,还是回到影楼,除了做一些拍摄工作,对外还积极寻找客源,推销影楼的生意,拓展人脉。“我一定要在金城江开一家有自己风格和创意的影楼。”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他一脸坚毅。
新闻推荐
加强公车管理 倡导文明祭祖 河池市打好廉洁文明祭祀“预防针”
本报讯 (记者 权 晟) 清明节将至,4月1日,记者从市纪委、市文明办获悉,为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移风易俗倡文明,河池市将采取多种...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