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这海州,不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繁华古镇海州,而是天峨县向阳镇颇为边远的海州村。以前,这海州在天峨县是边远落后村的代名词。
那是改革开放之初,有个工作队队员到海州村开展农村工作,饿了到农家找饭吃,这家主人指指煨在火坑边的一锅杂着谷糠的粗玉米粥,说,饭在这里,你自己舀吃。因为饥饿,这先生急忙找来碗筷,吃上一大碗才走出海州。回来后就大肆宣传,海州很贫穷。
还有一件事,当年政府在红水河边给海州村贫困户发放化肥,有好几个上了年纪的农民,领到化肥后把化肥倒掉只拿袋子回家装东西,后来,又被工作队广泛传播:海州人思想非常落后。
其实,海州人的思想和见识却不落后。
当年那名工作队队员吃杂着谷糠的玉米粥才能走路回去的事,事后才有人透露,住在土山有田有地有水浇灌的海州人,并不缺少粮食;大多数家庭,一年四季,从来不缺酒,对与他们沟通好的人来说,到哪都有酒喝。是那位工作队队员工作方法简单粗鲁,又不懂礼节,便遭村民普遍反感,以致村民把喂年猪的猪食给他当了饭吃。
其实,海州人真不傻。其秉性和眼光像他们屋后海拔高达1345米的宋危山一样,独树一帜。
被红水河像玉带一样环绕着的海州村,从前与牛场村同属一个村,叫祥尧村;解放后以老山梁为界分村,老山梁以南的村,以牛为荣,没商没量就叫牛场村;而老山梁以北的海州村村民,明亮的目光越过老山梁,顺着滚滚南流的红水河直望天边,深思熟虑地取了个响亮且美的村名——海州村。就因为这响亮的村名,以致有许多的外地美女,甚至家在大街上的美女,纷纷与在外地工作、当兵、打工的海州人成双成对地结合,然后奔赴心目中美丽的海州成家立业。
还有修公路,海州村公路是1999年修建,从牛场往海州,都是高山深涧,原来的人行路,从山脊下到沟底,又爬上山腰,七弯八拐,修路时,海州人认真观察,多方面向公路设计人员建议,吸取他村公路建设弯拐多、险处多的教训,在高山深涧中,拉出一条较为平直的线路,从牛场通达海州,化高山为坦途,尽量为平安着想,体现了海州人人性的智慧和眼光。
前些日子,笔者有事到海州,看到村上一个个齐整的壮族村寨,家家户户都是两层以上的小楼,不是贴上洁白的瓷砖,就是整齐的红砖。山上,遍栽板栗、杉木和油桐。看着这些景象,我不禁感叹,海州人,在人们不起眼的山村里,正慢慢演绎他们的都市梦。
新闻推荐
4月30日,南丹果商到天峨县向阳镇加朗屯的水果示范基地收购新鲜早油桃。5月初,正是各地桃李迅速成长的季节,再过一个多月,成熟桃果...
天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峨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