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新生代”画师在月饼上作画。今报记者周群能 摄
今报记者廖艳明
祭月、赏月,是我国中秋传统习俗。在河池宜州的怀远古镇,当地家家户户都拿出各色小吃,集体祭月,节日气氛丝毫不亚于春节。除了传统的月饼,当地人祭月还会用上一种特殊的白色月饼。民间画师们用可食颜料,在白月饼上绘出寓意团圆和美、吉祥如意的图案,独具民俗味。
老街祭月好热闹
在宜州市区西北方,沿322国道走20余公里,就是怀远古镇。昨日上午,记者刚进入古镇,就看到大街小巷、桥梁两旁都已张灯结彩。
老街道和街两边,或是木门木窗的阁楼,或是砖混骑楼。家家户户门前,摆上了桌子作为祭月台。傍晚6时许,原本宁静的老街逐渐热闹起来。祭台上摆满了各色小吃。
柚子剥开成一朵花,摆设成狮子或兔子的形状;石榴颗粒嵌在面粉碟中,组成“一帆风顺”等祝福语;葡萄、瓜子、花生等插在豆腐渣堆上,形成一座座宝塔,寓意丰收。
60多岁的周正国老人一家,用于祭月的是一幅“田园”风景画。远处,高山流水;中间,一名男子在桃花园劳作,旁边的稻田郁郁葱葱;近处,女子牵着孩子,门口兔子、牛羊成群,两头狮子舞出节日的欢腾。此外,旁边还有一个大月饼和十余个小月饼。
周正国说,桃花是用丝网做成,牛羊用面粉捏成,可食用。而水稻,他半个月前就开始用谷育苗。
当天,来到老街集体祭月的有数十户。周正国祖上是商人,从湖南来到怀远。他称,祭月习俗历来就有,如今仍是镇上过中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了解,宜州市怀远镇历史悠久,唐代至今已有1300年历史,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今年8月,该镇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
饼上作画成传统
在众多的祭台上,都摆有月饼。除了大家看到的普通月饼,还有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大月饼。
普通月饼烤制后为黄色,当地人习惯称为“黄饼”。而大月饼不需要烤制,用白色糯米炒熟后压成,称为“白饼”。从有祭月的历史开始,白饼就成为祭台上的必备品。
“白饼”上,画有“嫦娥奔月”“长髯关公”等人物,还有的为花好月圆、年年有余等吉祥画。这些画,大多出自镇上一名50岁的老画师之手。
老画师叫覃春期。摆上颜料,拿起画笔。十余分钟,大大的白饼上,勾勒出了一个身披盔甲,跨着战马的美男子。这正是三国英雄赵云。
画完后,覃春期立即用画桌上的七八种颜料上色。饼都上了颜料,还能吃吗?他说,黄色的是栀子果,而其他的红、蓝、黑等各种颜料,都是植物的叶子或果实制成,均属于可吃的健康食材。
新闻推荐
宜州讯 民警多次传唤两名吸毒男子未果,便衣追捕途中却遭遇了奇事——两名吸毒男竟拦下警察的车,打算搭顺风车逃到外地。近日,这神奇一幕就发生在宜州市北山镇。 ...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