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公交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且人员较为密集、环境较为封闭,尤其需要加强防疫工作。8月29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对市区部分地铁、公交线路的防疫工作进行了暗访。
地铁:进站把关严 站内防控松
8月29日,本报记者分别搭乘了合肥轨道交通1、2、3号线。记者发现,各地铁站均能严把“进站关”,但对站内和车厢内的防疫措施执行则全凭乘客自觉。
当天8:40,记者从1号线万达城站搭乘开往合肥火车站方向的地铁。在车厢内,记者看到,大部分乘客均能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但仍有防疫意识不到位的乘客,有摘掉孩子口罩喂其吃早餐的,还有为打电话而摘掉口罩的。
2号线情况类似。当天10:30,记者从四牌楼站进入2号线内,发现在站台上就有人摘掉了口罩,而站台上的执勤人员未对其进行劝导。车厢内没有戴口罩的乘客就多了一些。
在3号线列车上,一位儿童虽有家长陪伴,但全程未佩戴口罩,家长也没有对其行为进行纠正。
公交:乘车不扫码 口罩难戴好
相比地铁至少能把好“进站关”,公交线路的防疫漏洞就比较大了。
当天上午9:08,记者进入合肥南站公交候车区。候车区内,多名乘客摘下了口罩,记者甚至看到一名保洁人员将口罩拉至嘴巴以下。
其他公交车上,类似情况比比皆是。上午9:45,记者从薛河湾北公交站乘坐1路公交车。在乘车途中,不时有乘客落座后摘下口罩,直到下车才戴上。由于坐在后排,司机也无法观察到,没有能够及时提醒。
上午11:00,记者从安徽日报公交站乘坐156路公交车,一上车就发现一名乘客没有佩戴口罩。
乘客搭乘公交车不扫码即可上车,司机也不会劝阻。上午9:18,记者搭乘从合肥南站始发的140路公交车。记者看到,虽然车门处和车厢内均张贴了安康码,但上车乘客均未扫码,司机也没有进行提醒。·本报记者 韩婷 甄旭 朱震宇·
新闻推荐
通过车载监控视频初步确认了失主。本报讯8月27日上午,合肥公交集团第四巴士公司B9路驾驶员石国磊在公交车上捡到1...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