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新闻 曹县新闻 单县新闻 定陶新闻 成武新闻 巨野新闻 郓城新闻 鄄城新闻 东明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菏泽市 > 曹县新闻 > 正文

军国柱石 翰苑巨匠 元代巩昌汪氏集团文人圈中的商挺本报记者 王长华

来源:定西日报 2019-02-24 07:54   https://www.yybnet.net/

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十一月初四日,汪惟正去世,其夫人、故丞相耶律铸长女耶律氏携其子女,请求商挺为汪惟正撰写神道碑文,并且说:“为了使先人的业绩能够长传不朽,再委托别人都不合适!”这是因为,商挺曾在秦地任职多年,知晓汪惟正的事迹最多,且与其有着深厚的交情,因此,此事非其莫属!

商挺欣然命笔,为汪惟正撰写了神道碑文,而刊石立碑一事,是在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

在元代,商挺(1209年—1288年)以在散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闻名于世,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但是,商挺在治军理政,擘画军国事务方面的才干,也不容忽视。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他的祖先,本姓殷氏,因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的名讳赵弘殷而改姓为商。父亲商衡,佥陕西行省员外郎,后战殁在沙场。商挺二十四岁的那一年,汴京被蒙古军队攻破,他随着逃难的人群北渡黄河,依附于冠氏县的赵天锡,与元好问、杨奂交游。山东东平人严实,为一时名士,他延聘商挺做儿子们的授业老师。严实去世后,他的儿子严忠济继承了其父的官职,拜商挺为经历(官职名),出任曹州判官。时间不长,又重新任经历一职,帮助严忠济兴学校,养士人。

爱惜民力奏请减赋

癸丑年(公元1253年),蒙哥任大汗之时,忽必烈尚为皇太弟,他受皇兄之命,镇抚中原,接受京兆(今陕西西安)分地,他听闻商挺之名后,派遣使者将商挺请到盐州(今内蒙古五原)。商挺出入幕府,出谋划策,极得忽必烈信任。而忽必烈也对商挺非常尊敬,称其字而不直呼其名。有一次,商挺陪着忽必烈参加宴会,他说:“我来时,李璮的军队驻扎在朐(qú)山,而东平应当为大军输送万石军粮。由东平至朐山,大概运送十石,到后才能有一石,并且路途之中,经常遇雨,车辆陷于泥沼之中难以行进,当然难以按期到达,但按照军法,延期必获死罪。因此,我请求将军粮输送至沂州,使李璮的军队就近取食,这样军民才能两全其便。”忽必烈说:“你如此爱惜民力,我怎能不忍心听从你的意见呢!”

杨惟中宣抚关中之时,商挺在其幕下任郎中一职。当时,关中正逢战乱之后,辖下八州十二县,户口不满一万,而且百姓因饱受兵祸惊扰,民不聊生。商挺辅佐杨惟中,任用贤良之士,惩黜贪暴之徒,明确尊卑制度,处置积压事务,厘定章法规程,明确财务职责,印刷发行纸币,及时发放俸禄,课农轻税薄赋,经商通其有无。不满一月,不仅稳定了社会秩序,还使民众的生活得到安定。又诛杀了一名巨奸大猾之徒,使官员队伍一时感到十分震慑。并且,他奏请减免关中正常年份的一半赋税。

第二年,杨惟中罢去宣抚使一职,由廉希宪接任,商挺升为宣抚副使。

丙辰年(公元1256年),朝廷下旨,征调关中地区军需布匹一万匹、粮米三千石、丝帛三千段,还有其他军资器械,要尽快输送到平凉军中,而且期限十分紧迫,一时,民众十分恐惧。商挺说:“其他东西容易募集,只是远道千里运送米粮,会耽搁当地百姓的种桑养蚕和麦收农时。”有一位王姓郿县长官,是平凉人,商挺把他召来商量,这位平凉人说:“不必劳烦官家运输,我家中就有多年积攒下来的粮米,请让我就用其代为运送军粮。”商挺非常高兴,按照市场价给他付了米粮钱,军粮果然如期送到平凉军中。后来,商挺接到新的任命,让其兼治怀孟地区,不久,就使境内得到大治。

丁巳年(公元1257年),元宪宗蒙哥命令阿蓝答儿和商挺一起,共同会商治理河南、陕右地区事务。

戊午年(公元1258年),京兆路宣抚司裁撤,商挺回到东平。

运筹帷幄堪比良将

元宪宗蒙哥大汗御驾亲征蜀地之际,时为皇太弟的忽必烈也将领兵前往鄂州、江汉一带,驻军于小濮,并召来商挺商议军政大事。商挺回答说:“蜀道艰险且路途遥远,瘴疠病时时会发作,短时间内很难建立大功。大汗乃万乘之尊,怎么能轻易出征呢!”忽必烈默然不语,好长时间,才说:“爱卿的意见正合我心。”不久,宪宗蒙哥大汗果然崩于军中,忽必烈领军北返。行军途中,忽必烈命令张文谦和商挺共同处理军中事务,张文谦也是忽必烈幕府的重臣之一。商挺曰:“殿下班师回朝,大军屯驻在江北,假如有一名兵士急驰而来要我们发兵,不知军中以何为信?军中应当制定严格的纪律,尤其是符节印章等信物的管理,更要注意保密,以防被奸诈之人所乘。”张文谦听了商挺的话,急忙追上忽必烈,把这句话禀告给他。忽必烈听了恍然大悟,责骂道:“没有一人给我说这样的话,不是商孟卿提醒,几乎误了军国大计。”于是,立即派遣使者,在军中立下统一的口令。不久,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的使者就来到军中,忽必烈下令将其逮捕并斩首,并立即召商挺北上到达开平。

当初,元宪宗蒙哥大汗征蜀之际,其弟弟阿里不哥在和林留守。到了这个时候,蒙古左右部诸位王公大人都集聚在开平,只有阿里不哥没有到。与会者劝进说:“殿下是太祖嫡孙,大行皇帝一母同胞的兄弟,不管论贤能还是论年岁,都应当领有天下。”忽必烈尚自谦逊着不肯答应。商挺与廉希宪商议后,私下里进言说:“先发制人,后发人制。天命不敢辞,人情不敢违,事机一失,万巧莫追。”忽必烈这才点头答应。第二天,与会者再次竭力请求,忽必烈于是即大汗之位。

商挺与廉希宪一起,秘密商议忽必烈继承皇位的大计,在争夺最高统治权力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商挺上奏说:“鉴于目前的形势,南征的军队应该暂时回师拱卫圣驾,西征军队应该就地驻扎于便宜之地,以待时机。”世祖忽必烈采纳了他的意见,并命令廉希宪和商挺共同安抚处置陕西、四川两地事宜。

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夏天的五月间,商挺来到京兆(即今陕西西安)赴任。蒙古大将哈剌不花,是蒙古大军南征四川时的一员名将,浑都海曾经任命其为副将,驻军于六盘山一带,率军策应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商挺对廉希宪说:“哈剌不花想要保有六盘山一带并在以后有所作为,有三种策略:率领全部精锐之师向东进攻,直捣京兆地区,这是上策;屯兵于六盘山地区,观察形势然后再相机而动,这是中策;率领大军声势浩大地向北回师,以策应和林地区的阿里不哥,这是下策。”廉希宪问:“你估计他将何去何从?”商挺说:“他必然会出下策。”不久,果然应验了商挺的预测,哈剌不花领军北返。于是,商挺与廉希宪商议后决定,命令蒙军大将八春、汪良臣率所部兵马坚守防御,这件事俱见于《元史?希宪传》,此处不赘。六盘山地区哈剌不花的大军北去后,另一位蒙军大将阿蓝答儿,从和林领兵南下,意图与哈剌不花、浑都海在甘州会师。而哈剌不花则和他们意见不合,独自领兵北去,阿蓝答儿于是与浑都海合军一处,会师后直接南下。当时,蒙古诸王合丹(元太宗窝阔台的第六子)率领骑兵,与八春、汪良臣的部队兵合一处,分为三路以共同抗击阿蓝答儿和浑都海的联军。两军对阵之际,突然大风骤起,飞沙走石,战场上一片风沙弥漫。汪良臣果断地命令军士下马,以精悍锋利的短兵器突击对方的左军阵营,绕出阵后,击溃其右营后冲出;八春率军直捣对方前营,合丹率领精锐骑兵拦截住对方的归路,两军大战于甘州东面,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斩杀了阿蓝答儿、浑都海。战报送闻后,忽必烈大喜,说:“商孟卿,堪比古代的良将。”于是,改京兆宣抚司为陕西行中书省,升廉希宪为行中书省右丞,商挺为佥行省事。

军国大计甚合帝意

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商挺被擢升为参知政事。南宋大将刘整率领泸州军民归降,还逮捕了在此之前投降宋军的数百人一起归顺,元廷的将领和官吏们纷纷请求诛杀这些叛军以示惩戒,而商挺则尽力保奏并全部释放了他们。兴元(今陕西汉中)判官费寅犯有罪过,畏惧朝廷知晓后被杀,反而以“借兵完城”一事,将商挺和廉希宪告上了朝堂。世祖忽必烈将商挺召入便殿,询问道:“爱卿在关中、怀孟(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主事之时,在两地的治理效绩都十分显著,但还是有诋毁你的言语每天都会传到朕的耳中,难道是你和费寅意见不合,互相攻讦?或者是官位高了却志向懈怠了?对比当年,议论王文统(王文统少时喜读讲权谋的书,金朝末年考中经义进士。此后以所学权谋之术游说各地军阀。后来投靠割据益都行省的李璮,被留为幕僚,为李璮出谋划策,取得涟、海二郡。中统元年,被元世祖起用为平章政事,总管内外百司的政务。中统三年二月,李璮反元,王文统被认定为李璮同谋,与其子王荛一同被处死)的人很多,爱卿却独无一言,这是为何呢?”商挺回答说:“臣平素就很知晓王文统的为人,曾经和赵璧谈论过,我想陛下还能够回忆起。臣在关中任职三年,多有过失,这其中,有时候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局,而采取临时措施的情况,确实经常有。如果功成就归己,事败则把过失推到别人身上,这是臣绝对不敢做的事,我甘愿引颈就戮。”说完这番话,商挺毅然走出便殿。忽必烈示意驸马忽剌出、枢密副使合答等人,列举一下商挺前前后后为朝廷建立的功劳,众人盘算了一下,大凡每十件军国大事中,商挺参与过的就有七件,忽必烈因此感叹道:“商挺有如此大功,还说自己有罪,如果以此问责,谁还会为朕尽力呢!各位爱卿要牢记!”

中统四年(公元1263年),元廷赐商挺以金符,行四川行枢密院事。

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元世祖中统五年),商挺被拜为参知政事。他向朝廷建议修撰前朝历史之事,被世祖忽必烈采纳,下诏修撰辽、金二史,命令王鹗、李冶、徐世隆、高鸣、胡祗遹(zhīyù字绍闻,号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于世祖朝历任户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太原路治中、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荆湖北道宣慰副使、济宁路总管及山东、浙西提刑按察使等职,以精明干练著称,所至颇具声誉)、周砥等人组成修撰辽、金二史的班底,全力为之!世祖还称赞商挺的建议“甚合帝意”。

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元朝廷设立河东等路行省,参知政事商挺也随同姚枢“分省河东,俄召还。”

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世祖忽必烈对经学十分留意,商挺与姚枢、窦默、王鹗、杨果编纂了《五经要语》共二十八类,将其进献给忽必烈。

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商挺同佥枢密院事。七年,迁佥书。八年,升为枢密院副使,其职责是核定军队所需粮食,评定军官品级,供给军人和官吏的俸禄。商挺还认识到军队屯田,就地解决军需粮食的重要性,他命令四千军人在驻地屯田,开垦田地三万亩,粮食收获后以之作为亲军的粮饷。另外,他还裁撤了三万户不够军户资格的户籍,家中只有一男丁者也被裁撤掉军户户籍,即不必再服军役;家中男丁多但家业贫困,或者家业富足而男丁少者,则可以用财力出资,共同出一名军人。这些符合实际的措施,不仅解决了军队兵源的问题,还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进献十策两陷囹圄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朝廷封皇子忙阿剌为安西王,并设立王相府,任命商挺为安西王相。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朝廷诏命安西王北征,出征前,安西王授权商挺说:“关中地区的军政制度,如果有不便于行事的,可以全部更改。”商挺说:“延安地区从民间招募的兵勇有几千人,应当让李忽兰吉训练他们,以防备不可预料的事。”没有多久,秃鲁就拥兵反叛,朝廷调用延安兵马应敌,这支军队果然大显身手。

商挺向安西王进献了安定地方的十策,它们是:睦亲邻,安人心,敬民时,备不虞,厚民生,一事权,清心源,谨自治,固本根,察下情。安西王非常高兴,设下酒宴以表感谢之意,并全部采纳了这些意见。

安西王薨,王妃让商挺向朝廷请命,以其子阿难答继承安西王之位。世祖忽必烈降旨说:“安西王子还是少年,对于祖宗的遗训尚未熟悉,爱卿可暂时代行安西王相府事务。”足见元世祖忽必烈对商挺的信任。

起初,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与安西王相赵炳(字彦明,惠州滦阳人,官至中书左丞,谥忠愍)因事结怨。有人告发了赵炳的不法之事,安西王妃命令将其囚禁于六盘山地区的监狱中,不久,就下令处死。朝廷怀疑安西王相府有擅自杀戮的过失,就拘捕了郭琮、郭叔云审讯,二人认罪伏法,这件事的全部经过见《元史?赵炳传》。

当初,并没有一丝一毫言语涉及到商挺。只有安西王府一个名叫奚彻彻的女子,因为参与了二郭的密谋,临刑时,渴望求生,才有模糊不清的言语,涉及到商挺及其四子商谳。世祖忽必烈大怒,召来商挺,拘留于赵炳的家中,其子商谳也被下狱。忽必烈对赵炳的儿子说:“商孟卿,是个老书生,你可与各位名儒一起,共同审定其罪。”

(下转第六版)

新闻推荐

撬车玻璃盗窃财物男子被开发区警方逮捕

本报菏泽2月18日讯(记者赵念东)曹县男子程某曾两次被判刑入狱,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又干起了撬砸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的勾当,...

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军国柱石 翰苑巨匠 元代巩昌汪氏集团文人圈中的商挺本报记者 王长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