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
10岁的孩子本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家住东明县武胜桥镇毛相行政村毛相村的10岁男孩张思豪,已经与白血病病魔斗争了两年。
6月5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在张思豪的家中看到,因为多次化疗,他的头发掉光了,面部发黄且浮肿。
10岁的孩子本该活泼好动,但受疾病折磨的张思豪很老实,一直站在母亲孟秋英身边不说话。
张思豪9岁时,经常腹痛并伴有发热的症状,最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被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医院陪儿子治疗时,孟秋英整天以泪洗面,一边是孩子小小年纪承受病痛的折磨,一边是高昂的治疗费压得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喘不过气来。
张思豪第一次在济南的医院住院治疗时,花光了家中仅有的积蓄,向亲戚朋友该借的都借了,实在没办法,申请了第一次水滴筹。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第一次筹到29000多元,感谢好心人的帮助。”孟秋英说,孩子每次住院接受化疗需要在医院住20多天,一次花费20000多元,报销后,个人承担七八千元。“在医院待20天,回到家住一星期就要返回医院,我们实在无力承担高昂的医药费。”孟秋英说,后来,他们又进行了两次水滴筹。
“每次化疗后,孩子的身体反应都很大,口鼻出血、屁股溃烂……”孟秋英说,孩子需要输血小板,为给儿子争取优先用血权,定期捐献血小板成为她的习惯。“这样儿子能优先输血,还能报销一部分费用,减轻家里的负担。”孟秋英说。
为了挽救孩子的性命、让他尽快摆脱病痛的折磨,家人都为他做了配型,幸运的是,孩子的父亲与他配型成功,可以进行移植手术。但是,“手术前需准备20万元,难倒了我们一家人。”孟秋英说。
当日,市慈善总会秘书长魏安敏将5000元爱心款交给孟秋英,并鼓励她“树立信心,早日把孩子的病治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恩标孙忠铭记者彭传军)5月中旬,在东明县小井镇陈里屯村的一片白蜡林中,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草本植物将林间空...
东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