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曹晓旺 记者 焦同帅)近年来,鄄城县全面做好防控文章,夯实群众基础,强化法制宣传,及时疏导社会矛盾、纠纷,防止民转刑等恶性案件发生,在实现破获大案要案的同时,实现发案率连年下降。这就是该县坚持的原则——多破案不如少发案!
治安中心户:综合治理第一道防线
鄄城县在农村推行了“治安中心户”建设,即按照群众居住位置,把相对毗邻、联系方便的农户划分为同一治安片区,治安片区的确定不受村民小组的限制,因地制宜,少的5至10户,多的30户至50户。每一个治安片区推选一个治安中心户长,治安中心户长是村民自愿推选出来的治安防范义务带头人,扮演着家长里短的调和人、片区治安的维护人、扶贫帮困的热心人的角色。具体担负两大职责:一是“报信”,一旦获取不安定因素、事故隐患、违法犯罪线索、辖区人口和大型财物等动态情况,迅速向社区民警、包村居民警、治保会报告。二是“劝和”,一些小的纠纷矛盾由户长就地、及时调解。
引马乡大黄庄行政村就是 “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的最佳受益村,实施以来,大黄庄行政村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被省、市、县多次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治安模范村等荣誉称号。“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切实体现了让农民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综合利用了农民自身的资源,增强了信息警务活动,为群众制造了一个平安的生活环境,成为全县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群众对此津津乐道。
大防控:构筑一张平安网
组建过硬的社区治安防控组织,消灭巡逻的“盲区”和“死角”,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打击各类刑事犯罪。鄄城县巡特警大队队员们深入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属楼院进行巡逻,从而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巡逻防控体系,形成了层次有序,覆盖紧密、各有侧重、互相协调、互为补充的防控格局。今年7月份,当场共抓获违法人员5人,排除治安隐患9起,截获被盗自行车2辆,收回无主自行车6辆、摩托车1辆,辖区发案率明显下降。针对新形势下高科技、智能型犯罪日益突出的问题,鄄城县强化技防建设,正在建设覆盖城区主要街道、场所、单位的监控网络——“天网工程”,实现与110指挥调度大厅画面实时传输。目前,城区和主要干道上的42个云台式监控探头、6个卡点上的21部卡口摄像机正在安装。
为加强乡镇物防,该县积极开展了“治安保险”推行工作,连续两年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推行任务。今年,实现参保村100%,参保户10.5万户,参保率73.6%,收取参保资金315万元,筹集治安经费210万元。
无牌无证车:上不了路进不了城
针对“两抢一盗”犯罪主要作案工具为无牌无证车辆的实际,鄄城县加大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机动车、电动三轮车、遮挡号牌车辆的整治,让其上不了路进不了城。在城区周边及主要干道科学部署严查涉牌、涉证的二轮摩托,对形迹可疑的二轮摩托,实行拦截检查,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漏检、报废的摩托车,一经查实一律依法予以滞留。该县集中优势警力,重拳出击,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违法”三个重点,坚持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白天治理与夜间治理相结合,做到对机动车涉牌涉证违法实行“五个必查”,即悬挂省外号牌并有套牌假牌迹象的机动车必查,新车挂旧牌必查,号牌安装、固封不规范必查,遮挡污损号牌必查,无牌无证必查,形成全天候集中整治高压态势,做到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纠正一起,快速从严处理,决不迁就姑息。今年1至7月份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7618起。其中,不系安全带4383起,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4322起,无牌182起,无证171起,故意遮挡号牌63起,客车超员70起,酒后驾驶49起,醉酒驾驶10起,拘留28人。
新闻推荐
菏泽市举行首届环卫行业技能竞赛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赵润田刘士合致信祝贺第十七届环卫工人节
...
鄄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鄄城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