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磊
吴常明,巨野县龙堌镇交警中队中队长,1991年从警,在基层交警中队中队长一干就是14年。他讲述了农村交通管理中的酸甜苦辣,“说实话,当前农村交通违法行为普遍存在,无牌无证、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严重超员超载、人货混装、病车上路、摩托车未检、农用车非法载人等都是极其严重的交通事故隐患。”
村民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不仅仅表现在漠视交通法规,经常出现交通违法行为,而且对交通违法的危害也认识不到位。“一旦我们去纠违,要么冲卡,要么就逃,如被扣下,就是大吵大闹,出言不逊、围攻,严重影响正常执法工作。”吴常明说,“其实村民没有从根本上搞清楚严查交通违法是对其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在农村,交通事故的成本极高。“农村里经常出门的,特别是驾驶、乘坐机动车的,大多是青壮劳力,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致死致残,一个家庭就此坍塌。因交通事故返贫或者妻离子散的情况,非常常见。”吴常明说。
但是,由于交通守法意识淡薄,对于交通事故存在较强的侥幸心理,使得农村村民成为交通违法的高发群体以及交通事故的最大受害群体。由此,如何让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真正“入脑入心”,就变得极其重要。
“简单的、说教式的交通安全教育,实话说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些方式不足以真正触及村民的内心。针对不同群体,还应该使用不同方法。”吴常明说。
早在2011年,菏泽市交警支队曾经因为将发生在辖区内的交通事故制作成专辑发布到网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认为视频过于血腥、惨烈。但是吴常明说:“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只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交通事故,才能更容易地触及人的心灵。”
在龙堌镇交警中队“高危驾驶人警示教育中心”的安全警示片中,记者看到了许多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驾驶人的“现身说法”。这些因为交通违法致人死亡而被判刑的驾驶人,面对镜头,无疑不留下悔恨的泪水。一个家庭失去亲人,一个家庭成员身陷牢狱,一场交通事故就此毁掉两个家庭。
“这样的视频,对村民更有教育意义,让村民真正认识到交通违法的成本及危害,这样的宣传方式更有效果。”吴常明说。
新闻推荐
□记者贾瑞君报道本报菏泽讯近日,巨野县太平镇潘庄村,66岁的王陈氏拉着省科技厅派驻潘庄村第一书记郑光军的手,感激地说:“谢谢郑书记,让我终于见到了家人。”1984年冬,潘庄村出现...
巨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巨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