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敏静 实习生 胡晓晴)近日,一则12岁男孩食用含鼠药的老鼠肉串引起鼻腔及消化道出血、在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微信,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截至5月29日,该微信阅读量达100000+,点赞数1542个。那么,这条微信究竟属实吗?牡丹晚报记者昨日进行了调查。
菏泽市中医医院无此病人
“向各位家长通报一件事:市中医医院昨晚会诊一名12岁男孩,小男孩昨晚突然鼻腔及消化道大量出血,家长迅速送达医院,经医生检查凝血酶180(正常11-15),工作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如此差的凝血指标。追问病史发现患者那天前曾吃过肉串。由于目前常用老鼠药的主要成分是抗凝药,现高度怀疑患者吃了含鼠药的老鼠肉。希望大家珍爱生命,远离烧烤!补充:毒物试验结果已经出来,是老鼠药,现在孩子正在ICU做血透……”此微信在朋友圈被频繁转发,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一些学生家长,更是望而生畏。
“现在的无良商家太多了,以后尽量不让孩子在外面吃东西,太危险了。”市民朱先生说,烧烤是菏泽的一大特色,但听说部分商家用老鼠肉充当羊肉串,他不敢吃烧烤了。
为了调查事情真相,牡丹晚报记者昨日联系了市中医医院。经证实,该院并没有接收做血透的12岁男孩。
12岁男孩在全国各地“中毒”
牡丹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自2014年年初开始,网上消息几经转手,这名12岁患者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医院,市中医医院、山东齐鲁医院、上海曙光医院……有些传言称小男孩正在医院进行治疗,有些传言称男孩已经死亡。网友认为,一些不实信息之所以能够在微信上迅速传播,是因为微信好友大多是熟人,可信度较高。还有一些市民则认为,无论是真是假,看到了就转发,让大家关注并提高警惕也无防。
律师:传播虚假信息将承担法律责任
山东思辨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占军表示,散步谣言,造成市民恐慌情绪,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应该由公安机关进行拘留罚款;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或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和罚款的行政处罚;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可构成犯罪。
孙占军建议广大市民,对于网上传播的不实信息,不要轻信、不要传播。 
新闻推荐
一本书,一片爱心,一份希望——牡丹晚报小记者参加“爱心传递,知识传承”图书捐赠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莉莉5月31日上午,由菏泽日报、中国菏泽网、牡丹晚报...
菏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菏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