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通达 武 霈
牡丹晚报记者昨日从牡丹区消防大队获悉,近日,市重庆路现代城小区一电动四轮车在充电时,突然起火,造成楼上3户居民被困。经消防部门施救后,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小区内电线乱拉乱扯、“高空拉线”充电惹祸端,也给市民上了生动的一课。随后,牡丹晚报记者探访发现,“高空拉线”现象在菏泽多数小区里都普遍存在(上图),所带来的隐患也不容忽视。
现象:“空降”插座绑在小树上
“一打开窗户,就能看到一根电线从窗户外荡下去。探出头向外看,每栋楼都有好几条电线从天而降,电源插座或搁在楼底,或绑在树上,太危险了!”昨日,家住菏泽华平小区的周先生向记者反映,部分业主为了方便给电动车充电,直接将电线从楼上拉到楼下,小区内存在多处“高空拉线”现象,他担心万一漏电,会伤及居民。
很快,牡丹晚报记者来到菏泽华平小区,看见一栋楼前,一根数十米长的电线从四楼的窗台垂下,一辆停靠在楼下的电动三轮车正在充电。而旁边的一幢楼上,“空降”的电线更多,一条条电线悬挂在窗外,随风摆动,悬空的插座距离地面有一米多高,部分电线已破损。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市长江东路的菏泽碧桂嘉园小区,发现高空拉线充电现象在这里也很普遍。
在该小区,牡丹晚报记者遇到一位正在充电的住户,他熟练地打开塑料袋包裹的插线板,电线的另一头通向5楼的窗台。“这样很不安全,万一遇到下雨天,雨水落到插座上怎么办?”面对记者的询问,这位居民却说:“我们充完电,就会把电闸关掉,而且我还有保护措施,你看!”顺着他指的方向,记者发现,绑在树上的插排被一个剪去底盖的矿泉水瓶包裹着。
但有些居民就不这么认为。住在3楼的张女士说:“孩子好动,万一用手触碰电线那该多危险?因为这件事,邻里之间闹了不少矛盾。”居民王女士傍晚经常带孩子在楼下玩,她很担心孩子在草丛中玩耍时碰到电线、接线板,“这些电线常年裸露在外,万一漏电,就危险了!”
原因:充电难,遗留问题难统筹
“我也不想这样,小区没有适合的充电地点,从自家的窗户拉下长线也是无奈。”家住菏泽华平小区的王先生说,他这样充电已两年,还买了加长电线。
菏泽中央公馆业主刘女士则表示,小区内虽有充电桩,但远远不够用,“充电桩数量有限,先到先得,那些去得晚的居民根本捞不着。不少没抢到位置的住户,还采用外扯电线的方式充电。”
在菏泽怡景蓝湾小区车棚中,记者同样看到了类似的充电插座。“小区的充电桩要投币使用,太麻烦。我还是习惯拉线充电,总感觉这样对电车电池好一些。”该小区居民冯先生告诉牡丹晚报记者。
物业:统一规划充电区域有难度
“高空拉线”现象比比皆是,针对这种“老大难”问题,该如何管理呢?
对此,牡丹晚报记者采访了菏泽市华平小区佳如物业服务处经理黄海舰。他表示这个问题很难处理,由于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开发商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电动车充电的问题,加上近些年电动车市场火爆,导致目前电动车充电“一电难求”。
黄海舰说,目前他们小区有建设电车充电设施的想法,但这需要与业主委员会商讨,还牵扯到资金的问题,所以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牡丹晚报记者在菏泽碧桂嘉园小区采访时,该小区保安告诉记者,就“高空拉线”现象,他们曾多次劝阻业主,但收效甚微。
“小区内只有部分有电轿车或电动三轮的业主,才会选择这样做。而只为一小部分人建充电车棚,大部分业主不会同意。”该保安说。
据了解,早在2012年9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就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并明令今后新建小区必须建公共自行车场等配套设施,但对于公共自行车场能不能充电并没有硬性规定。
对此,菏泽君诚仁和律师事务所律师苏朋建议,可以由小区的物业牵头,建设一处公共停放电动车的车棚,采取统一装电源、专人负责管理、集中给电动车存车者提供充电服务,保证电轿车、三轮车的驶入,每充足一次电适当收取费用,具体价格可召开业主听证会来确定;同时,业主也要提高个人素质,对“高空拉线”所带来的隐患引起重视,不要贪图方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莉帆)6月27日,长城汽车菏泽正大4S店举办中国首款Coupe SUV——哈弗H6 Coupe上市发布会。中国首款H6Coupe SUV的推出,可以说又为哈弗品牌征战SUV市...
菏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菏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