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武 霈
“暴走团”之所以成为当下的一种健身时尚,追根溯源当在参与者身上,他们以健身为目的,把“暴走团”当做是交友平台,乐在其中。他们之中,有“广场舞大妈”升级转行的,有被妻子、女朋友拖家带口而来的,有开车行驶十几公里特意前来暴走的……“暴走”成为他们的“第二职业”。
“暴走”20天减肥44斤
谈到“暴走”的好处,“奥林暴走队”队长刘晓伟总是难掩激动之情,作为“暴走”健身的受益者,他最有发言权。
“当初组建‘暴走团\’,除了给附近小区的居民提供一个平台外,还有我个人的愿望,就是健身、减肥。”刘晓伟说,“20天前,我体重190斤,血压高、血糖高,还有轻度脂肪肝。我有一个同龄的朋友,才34岁便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离世,对我打击很大,我便决心跑下去。”
刘晓伟告诉牡丹晚报记者,组建“暴走团”以前,他每天在菏泽大剧院广场锻炼,因为离家太远不方便,所以有时候不能坚持。参加暴走之后,队伍的纪律性和组织性约束他每天坚持,尤其是作为队长,他更是责无旁贷,风雨无阻。
“20天,我便减了44斤,现在146斤的我血压、血糖都恢复正常了。因为每天坚持,‘暴走\’已经成为习惯,不跑都不舒服,有时候我回鄄城老家,都是跑着回去。”刘晓伟说。
“拖家带口”来“暴走”
“我们团的成员,各行各业都有,小到十几岁,大到60多岁,主要集中在中年这个阶段,多数为上班族,参加‘暴走\’为了减压。其中,男女比例为6:4,多数男队员是被妻子拉来的。”“奥林暴走队”领队李效晗分析道,“我们团有一位‘呆呆姐\’,‘七夕\’的时候,她老公问她要什么礼物,她说什么也不要,就要求丈夫陪他一起暴走。”
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在“暴走团”中,“拖家带口”前来锻炼的着实不少。在“环城暴走团”锻炼时,记者发现,一位少年一会跟着队伍步行,一会坐在电动车上。这位少年姓单,是一位初中生,骑电动车的是他妈妈。
“我姐姐是‘暴走团\’的其中一员,看她每天坚持,我十分好奇,被姐姐拉来体验一下,可是初次‘暴走\’,有时候跟不上队,妈妈便骑电动车载着我。”小单说。
据“环城暴走团”的领队孙强介绍,参加“暴走”的成员很多是以家庭为单位。“我们团有一位成员在东电厂居住,每天开车十几公里,带着妻子来环城公园参加‘暴走\’。在他看来,‘暴走\’成了他的第二职业。”孙强说。
“广场舞大妈”升级转行
“暴走团”风靡一时,还有一拨人坐不住了,她们就是“广场舞大妈”。家住菏泽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大屯社区的赵琴是 “广场舞达人”,坚持跳舞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自从被儿子拉进“暴走团”后,便“不能自拔”。
赵琴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原本跳广场舞的人很多,他们也以此为减肥健身的时尚运动。然而,自从有几位朋友被吸纳到 “暴走团”以后,发现“暴走”与广场舞相比,更适合健身减肥,而且人数多、气势足。
“‘暴走\’运动一直保持均衡的速度,对我们中老年人来说运动量也不算大,而且对腿部、腹部、心率和呼吸都有帮助,越来越多的广场舞爱好者开始转行到‘暴走团\’。”赵琴说,“我们社区广场舞队伍越来越小,逐渐组不成队,便都来参加 ‘暴走\’了。”
不仅如此,赵琴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原本很多在晚上打麻将的妇女也被吸引加入 “暴走团”。
健身交友两不误
“很多成员其实一直都有锻炼的习惯,但没有自律性时常在跑步途中停下来,我就是其中一位。自从跟了‘暴走团\’,有节奏感,我就坚持下来了。”市民孟红梅说,“不仅如此,‘暴走团\’之所以能吸引我们,除了健身,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个交友的平台,我们多数都是一个小区的住户,平日里上班没有交流,在‘暴走团\’内便有了沟通的机会。”
孟红梅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很多老年人刚退休回家时十分不习惯,子女上班不能陪伴,生活上娱乐项目又太少,觉得没有地方释放精力,饭吃得少,人也整天恹恹的,自从加入了“暴走”队伍,晚上七八点就成了退休人员最兴奋的时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找到了很多聊得来的伙伴。
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这些“暴走团”都有自己的微信群或者qq群,这便成了他们交流的平台。不仅如此,成员们还通过在群内发照片进行“考勤”。据介绍,成员参加活动不具有强制性,全凭大家自觉,但运动贵在坚持,为了鼓励大家坚持参加活动,成员们一般每晚在“暴走”开始前,都会拍一张合影,然后活动结束后发到群相册里,谁参加活动,谁没有参加,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