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谢彩文 通讯员/黄启健)罗非鱼成为广西人餐桌上“头牌当家鱼”,已经有些年头了。这种被称为“非洲鲫”的外来鱼种,并非直接来自非洲,而是来自台湾。
早在1990年,台湾远东水产繁殖研究中心陈煌奇先生就跨海出资,在广西首府附近伶俐镇成立南宁远东农牧渔发展有限公司,建立罗非鱼生产基地,成为大陆罗非鱼产业先驱。2001年公司又在海南省屯昌县建立分公司扩大产量。如今,广西、海南两个“远东”研发生产基地占地面积近2000亩,养殖育苗水面1000多亩。
台商入桂搞养殖展现不凡身手始于罗非鱼,后来拓展至多领域,纵贯饲料、养殖和加工产业链。目前,全区水产畜牧业有4家上规模的台商独资企业和2家台商合资企业;投资总额1099.4万美元,其中台资额927.48万美元;总产值3793.25万美元,吸纳劳动力就业782人。
台资企业主要在南宁、北海、玉林、贺州等地从事罗非鱼、对虾、瘦肉型猪的养殖加工出口等。此外,2012年钦州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有3家企业进入,预计全年总产值2.4亿元,水产区建有70多亩鱼塘,养殖乌留鱼、罗非鱼等水产品。
2009年以来,广西水产畜牧部门连续4年组团赴台参加“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赴花莲县开展渔业、牧业交流合作活动,同时邀请花莲区渔会代表团来桂开展交流活动,还接待多批台方同行来桂投资考察。
新闻推荐
本报贺州讯(记者/王万程通讯员/甘勇)为骗取拆迁补偿,一些村民在产业用地范围内抢修近400座新坟,自以为“美梦”得逞,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5月7日,贺州市平桂管理区政法委组织该管理区公安、...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