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覃秋零)在建党92周年即将到来之际,6月29日下午,贺州市召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明出席会议,代表市委向全市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和参加会议的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代表亲切座谈,勉励全市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扎根基层,勤奋工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贫困村脱贫致富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座谈会上,10多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围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讲经验、谈体会、提建议,气氛热烈,场面亲切。
去年4月份,经过层层选拔,全市共派出170名优秀的年轻干部到贺州市170个“十二五”时期“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贫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据统计,驻村一年多来,各级选派的“第一书记”共走访群众1.5万余人次,形成调研报告290篇,撰写“驻村日记”和“民情日记”1.1万余篇,培育优势特色产业381个,帮助群众修水利215公里,解决安全饮水问题122个,带动24672名农民实现创业就业。
“你们村有多少人口?”“党员有多少?”“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在什么地方?”“你有什么好想法?”“作为‘第一书记\’你如何赢得党员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落实了哪些扶贫项目?”“资金到位了没有?”“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你还有什么设想?”座谈会上,赵德明了解到许多“第一书记”驻村后,深入基层,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感到十分高兴。他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是“党的农村工作的带头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人、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人、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人、党组织召唤的响应人、农村群众的贴心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在农村各项工作任务的坚强堡垒。广大“第一书记”和支部书记要牢固树立“村屯稳、乡镇宁”、“农村安,天下安”的理念,时刻心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赵德明对全市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切实履行职责,察民情、体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帮民富,不断提高党组织“第一书记”在农村群众中的威望,使自己真正成为党在农村工作的带头人。二要掌握市场动态和市场信息,更好地指导农村群众的生产经营,确保农村群众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三要培养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接班人,在品德好、能力强、知识水平较高的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有人。
会议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黎魁主持,市委副书记莫诗浦,市委常委、秘书长廖成明,各县(区、管理区)党(工)组织部负责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新闻推荐
近日,贺州市城郊新燕村的一个葡萄农庄开园采摘今年首批早熟葡萄,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光摘果,体验收获。图为在贺州市城郊的一个葡萄农庄,游客在葡萄园拍照留念。...
贺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贺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