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黄山 今日歙县 今日休宁 今日黟县 今日祁门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今日祁门 > 正文

演绎传奇的 祁门“瓷土”

来源:合肥晚报 2022-02-22 00:59   https://www.yybnet.net/

曾经辉煌的祁门瓷厂

祁门瓷厂产品上都有标签

具有时代特色的祁门瓷器

瓷土是烧制瓷器的原料。我们都知道景德镇是瓷都,尤其是明清以来,许多著名的瓷器都出自那里。可很少有人知道,景德镇烧出的高端精致瓷器都离不开产于安徽省祁门县的瓷土,必须加有“瓷土之王”祁门瓷土才能完成。并因此演绎了一段段传奇佳话。

祁门瓷土历史悠久

瓷土,又名高岭土,是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而安徽省祁门县的瓷土开采历史悠久,为祁门特产之一,自古就很有名。

早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就在《天工开物》中记载:“景德镇从古至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出土婺源、祁门两山。”文中所说的“两山”指高岭山和开化山,而高岭山也是瓷土为何又名高岭土的原因。清代《续文献通考》中也说,“陶土之种类极多,最纯粹者,西人称高岭土。高岭土虽多供输出,用者多来自祁门,祁门南乡龙风壁,西乡伊坑,产量均高,即景德镇所用之上等原料,亦多取于此”;以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为画题的清代《陶冶图》中也有“石产江南徽州祁门县平里、郭口两山,距窑厂二百里,开窑取之”的记载。

据相关史料记载,早在明末崇祯年间,祁门一陈姓商人,曾在景德镇经营瓷厂,具有开采瓷土经验,后到祁门的大北埠一代开采瓷土矿,设碓舂制瓷土,运往景德镇销售。但后来因种种原因停产歇业。到了清康熙年间,祁南贵溪人胡钦选在郭口桥进坞山里发现瓷土矿,便在大河边设石碓舂,取名龙凤壁。由于此地瓷土质硬性黏,景德镇瓷窑颇喜购用。祁门的瓷土生产因此日渐发展,在祁门南沿河双凤坑、栅术坑、方家老坑等,先后发现了瓷土矿。

因为祁门瓷土色泽纯白,带花纹,自成特色,所以名扬天下,有“天然配方”和“瓷土之王”之美称。而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太和坑瓷矿。

传奇的太和坑

太和坑位于祁门县金字牌镇庄岭村。但在当地人的口中,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太后坑”。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据相传,当年慈禧太后为了纳凉,想烧个瓷器的凉床。景德镇御窑终因瓷床太大,试用了多处瓷土均未达到质量要求,可是用了祁门庄岭太和坑瓷土,则一举成功。因为烧制成了慈禧的凉床,“太和坑”也被人们称为“太后坑”了。

当然,太和坑的传奇还不止如此。因为太和坑的瓷土质硬性黏、耐烧。烧制瓷器时,不走模型,不翘不裂,水分平衡,是大件瓷、出口瓷、电用瓷绝佳的原料,得到清皇朝嘉赏,被定为御用专矿,不准一般民窑购用。因当年从祁门运输瓷土往景德镇均走水路,御窑厂特意颁给太和坑一面小黄旗,插在运输太和坑瓷土的船头,经过关卡不须查看,一路受特殊保护。据史料记载,光绪十八年,久旱成灾,河水干涸,船筏不能通行。景德镇御窑厂因太和坑的瓷土无法运出而没有原材料不能生产,为避免影响交货时间,朝廷特意从江西雇工人翻山越岭来太和坑采购瓷土,每万斤白银一百八十两,徒步二百二十华里挑至景德镇。

太和坑传奇,太和坑的主人胡元龙更是个传奇人物。

早在清咸丰年间,贵溪村胡钦选后人胡春罄和双河口瓷商陈培德,在祁西伊坑发现瓷土矿,两人合资设碓舂制瓷土,后陈氏退股放弃,由胡单独经营,名号“胡培春”。清同治年间,“胡培春”传到了胡春罄之子胡元龙手里,其秉承家传经验,深明地质情况,在祁东庄岭村发现了这处太和瓷矿。当时,胡培春五个土碓,雇佣了五个工人,传以舂制技术。太和坑矿制成的瓷土洁白、细腻、质硬性黏。

为扩大营业,1903年,胡元龙在景德镇市中心开设了一家“胡培春白土行”,限量每月大厂二千块,小厂一千块。为防不得已之紧需,预先签发了一些提土凭证,此凭证可在市场上兑换所需产品。窑厂纷纷争相购买此凭证,以便提货。其声望之高,为景德镇各窑厂所信赖。

而不少人还不知道,胡元龙还是“祁门红茶”的发明人。据史料记载,光绪以前祁门不产红茶。由于当时绿茶销路不旺,红茶外销很畅,光绪元年(1875年),胡元龙便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经过不断改进提高,到1883年,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销往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十几个欧美国家后,成为当时欧洲上层社会必备的生活用品。胡元龙也被后人尊其为“祁红鼻祖”。

有这样的传奇人物,我们也就不奇怪太和坑为何能成为御用专矿了。虽然现在太和坑早已不再生产,但太和坑的遗址还能看到,也能找到一些成块的瓷土。

曾经辉煌的祁门瓷厂

因为瓷土有名,新中国成立后,祁门的瓷厂也是如雨后春笋般起来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繁华时有十多家瓷器厂,其中规模比较大的就是祁门瓷厂。

据《祁门县志》等档案记载,1951年,祁门县成立国营祁门瓷土厂,所有产品供应景德镇。1952年,景德镇原料公司因故停止收购祁门瓷土,造成祁门瓷土厂积货如山,经济紧张,不得已改为砖瓦厂。1953年冬,因制国家用瓷的需要,经江西省政府与安徽省政府协商,祁门恢复瓷土生产供应景德镇。1955年,祁门瓷土厂生产的瓷土除自用以外,还供应各产瓷区。

1958年,祁门县政府以原公私合营祁门瓷土厂为基础,设窑开始烧制瓷器,并在金字牌镇建设瓷厂。次年国庆前夕,烧制成功第一窑“献礼瓷”向国庆10周年献礼。

有了如此优质的瓷土原料,祁门瓷厂的产品自然丰富多样,琳琅满目,造型优美,画工精细,既充分反映了祁门瓷土的优异品质,又体现了祁门瓷器生产者的精湛技艺。据史料记载,瓷器产品装饰多种多样,既有粉彩、贴花、青花,也有结晶釉、颜色釉和多种艺术釉;产品品种既有日用瓷各类碗、壶、杯、盘、匙、坛等,又有各种花瓶、笔筒、挂盘、釉面砖、壁画等。其中1972年问世的“双龙茶杯”采用竹节造型,自然别致,画面是根据神话传说中的双龙戏珠设计的,粉彩描金,富贵古雅,曾经荣获安徽省轻工业厅优质奖,畅销东南亚、北美等地。

祁门瓷器在国内外颇负盛名,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精制过一批青花、十字花和描金的迎客松烟缸、茶具,胎体晶莹,花样清新,美观大方,充分展示了祁门瓷器的风采。另外,薄胎瓷是祁门瓷器的艺术珍品,系采用太和坑瓷土为基本原料,精心制作而成,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为其四绝。一只口径达13.5厘米的薄胎碗,仅重75克,最薄处不到0.5毫米,通光处可清晰地看到背面的山水图画。因此,祁门瓷器曾深受消费者喜爱。

虽然由于多方面原因,祁门瓷厂许多年前就不再生产了。但它曾经创造的辉煌还是留在了不少人的记忆中。□程堂义

新闻推荐

“文创肉丝糕”登上“大雅堂”

元旦前,祁门县新安镇高塘村同人豫文创肉丝糕合作社与祁红国际大酒店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村级农民合作社与星级酒店菜品研...

祁门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祁门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演绎传奇的 祁门“瓷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