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明霞
走进雄关区友谊街区居民李占光的家,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干净整洁的屋子,生机盎然的绿植,喜庆的对联,大红的“福”字,电视、电脑、电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的家电,让这个80多平方米的小屋充满了温馨与喜庆。
“这房子是十几年前买的,农村还有一个小院和五间平房,也是前几年刚翻修过的。”李占光告诉记者,“农闲的时候,我就在城里开出租车,媳妇在城里打零工;农忙的时候,我们就回农村干农活。一年下来,夫妻俩的收入有10多万元。”
李占光是长城区新城镇长城村的农民,家有15亩地,又承包了25亩地,除了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种有洋葱、辣椒和甜叶菊等经济作物。农忙的时候,夫妻二人在农村干农活;农闲的时候,两人就到嘉峪关市里务工,李占光在一家出租车公司开出租车,每月能挣5000元左右,妻子打些零工,每个月能挣2500多元。夫妻俩有一个女儿,在嘉峪关市逸夫小学上学,为了接送孩子和回乡下方便,两人8年前买了一辆二手客货车,近几年,经济宽裕,又买了一辆新皮卡车。
“在城里有车、有房、有活干,这日子有啥不满足的。”李占光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往返于城乡之间的“两栖”农民,在长城村大约就有一半以上。近年来,随着嘉峪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造就了一批“离乡不离土”、农忙时在家干农活、农闲时进城务工的“两栖”农民,他们穿梭在城乡之间,成为活跃城乡经济的一道亮丽风景。
“到3月份就要回农村准备春耕了。”李占光笑着说,“过去是一个月过年,四个月种田,七个月干闲;现在是一个星期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多月打工赚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亮)3月3日,以省公安厅副巡视员郗汝宽为组长的省第二督查组来嘉峪关市,就嘉峪关市维稳安保工作进行督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毅主持汇报会。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李生武参加会议。汇报...
嘉峪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峪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