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8日讯(记者 王宝静)今年6月,随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的召开,一场声势浩大的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全面展开;一年前的6月,正是济阳启动对济北开发区全方位改革的时刻。一年来,黄河北岸的这片土地上始终激荡着改革的锐气与发展的朝气,济北开发区的“放管服”改革一再被推向纵深。
扩区、强权、改制,一项项让企业感到如沐春风的便利举措不断出台,一个个吐故纳新的创新性做法大力推行,企业开办“一次办成”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这里得以率先实现。
先后下放97项权限增资扩产项目实现“一次办成”
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济南市同时下发了《深化“一次办成”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措施》明确提出企业开办“一次办成”,并要求“在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前提下,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涉税办理、社保登记等事项”。在济北开发区,“一次办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现,这得归功于自去年改革启动时推行的一系列审批权限下放。
去年6月,济阳首批下放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施工许可证核发等52项审批权限至济北开发区;今年3月,济阳再一次下放环评审批、环评验收等45项权限。一年多来,在济北开发区范围内,“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模式全面推开,工业项目审批的“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章审批”全流程模式,使得增资扩产类的项目率先得以实现“一次办成”。
“原来要跑很多次才能办好的事情,现在真的只去一次就可以。”8月4日,九阳豆浆机扩建年产200万台小家电项目负责人高伟拿着送上门的环评批复感慨万分。高伟表示,“第一次上门时,济北开发区把所需的所有材料及办理流程详细告诉了我们,当场为我们办理完立项手续并协助准备环评手续。等我们准备完资料需要进行环评手续时,公示期满,工作人员主动到企业审核并当场核发了环评批复,确实是只跑了一次就办完了所有手续。”“前置审批”带来便利企业1小时就拿到施工证
除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过程中推行的“前置审批”“容缺办理”等制度,也是助推实现“一次办成”的利器:从项目签约起,济北开发区全程参与企业准备材料的过程,提前完成对内容的审查,从而大大压缩后期审核时间;在此基础上,还允许项目在主要条件具备、次要条件欠缺的情况下“边审批边补缺”。
总投资达到10亿元的济南大润发仓储有限公司华北区济阳仓储物流项目,就切身感受到了审批前置带来的便利——
在该项目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过程中,济北经济开发区综合服务部一方面安排专人与企业共同准备、审核各项资料;另一方面安排人员与项目建设单位及时对接、提前介入,把所需资料一次性告知。在了解到企业规模较大、内部签批流程较慢的实际情况后,济北开发区综合服务部为其量身定制了计划节点,在各节点前一个月就提醒企业及时向总部递交内部签批材料。“由于前期已经审查完毕,所以我们协助企业在一天内准备了农民工工资保函、养老保险缴纳等多项材料,并在1小时内完成了系统录入、程序签批及打证发证。”综合服务部部长赵廷军称。
这种速度,甚至让大润发华北区项目负责人罗江涛感到有些“不适应”:“审批部门帮我们整材料,材料齐全后当即发证,这种速度和效率,我们在其他地方投资过程中从来没有经历过。”
“招建运营”分离服务企业实现“无缝衔接”
企业落地办手续不用跑,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或者投产后遇到问题呢?对此,可以听听济南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说法。
去年起,济北开发区按照“大招商、大审批、大服务”要求构建大部门制格局,并通过“招商-建设-运营”的分离,实现了对企业服务的“无缝衔接”。
落户济北开发区的济南顶津食品有限公司一期项目设计了2条矿物质水生产线、2条碳酸饮料生产线。其中,矿物质水生产线已顺利投产,但碳酸饮料生产线由于蒸汽配套设施不完善无法运行调试。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山东省需按要求削减燃煤指标。该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济阳工业蒸汽的供给能力。在这种状况下,为保障项目顺利投产,济北开发区管委会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由负责对企业建设过程中问题进行协调的综合服务部联系县市场监管局、燃气公司等,共同为企业安装了一台6蒸吨燃气锅炉。预计9月初,市民就有望喝到济阳产的百事可乐。
蒸汽难题第一时间迎刃而解,让济南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洋很是感慨:“济北开发区有时就像企业的110一样,遇到问题我们不用东奔西跑,只需要打一个电话。这种立说立行的作风让我们觉得,济南市提出的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已经渗透进了政府部门的各个方面。”
新闻推荐
济南万科布局产业城镇引领高质量发展城市综合体 济北智慧住居科技城落子济阳
近日,济阳撤县设区通过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批复,一时间各家媒体争先报道,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从2006年,济阳开始撤...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