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30日讯(记者刘慧通讯员梁越)近年来,济阳街道通过发展扶贫项目、加速土地流转,使扶贫方式向“个性化定制”转变,村村都有本自己的“致富经”,街道逐渐形成甜瓜、白莲藕、大枣等一条特色产业链,为贫困村民铺就了脱贫致富路。
近日,记者走进济阳街道赵家村浅水藕扶贫项目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采藕,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的白莲藕甜脆可口,营养价值还比较丰富。”村支部书记张恒起介绍说。
据悉,赵家村一带用黄河水灌溉,土壤疏松,种藕已是老传统。2016年赵家村积极抓住产业扶贫契机,流转了47亩农田,整合闲置资源,建设10个浅水藕池。
为扩大浅水藕的销路范围,赵家村专门成立了鸿运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产藕20余万斤,可持续出售至明年春天。项目收益的30%将用于帮扶贫困户,70%留给村集体发展产业项目,以壮大村集体经济。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安丛丛姚福杰)“真是特别惊喜,没想到我们公司1000多万元的留抵税额还能办理退税,更没想到这前后不到一天的...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