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锋摄(资料照片
记者王锋 摄(资料照片)
1月7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为防止0℃左右的地表水源与深埋地下的供水管道形成温差导致漏水爆管,济南每天有4万吨地下水进入输水主干管,以提升供水温度。
据悉,济南日供水量的91.75%来自地表水源。在严寒的冬季,为防止浮冰带来的安全隐患,济南水业集团成立了冬季抗雪防冻应急供水领导小组。当温度降到零下8℃时,适时开启地下水源,提高供水温度,确保低温天气正常输水。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济南已启用地下水,地下水主要来自东郊、济西地下水源,每天供水约4万吨。这些地下水被引入输水主干管,起到“温暖”地表水,防止管道爆管的作用。
在启用地下水的同时,济南水业集团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确保冬季供水安全,比如对具备施工条件的户外管道进行保暖等。
三大原因致冬季管道频漏水
据介绍,冬季供水管道频频漏水,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原因一:天冷水凉与管道形成温差
因对地下水实行限采,济南目前以地表水供应为主。冬季地表水温度很低,进入供水管道后水温在0℃左右。而供水管网尤其是主干管,为了防冻和具备一定的承载力,大多埋在道路2米以下。这样一来,管道温度就比水温要高一些,当凉水进入管道后,产生温差,就容易造成管道爆管或者漏水。
■原因二:“汽改水”后冬季用水量增大
冬季集中供暖期间,由于“汽改水”工程的实施,原先供暖由供蒸汽改为热水,用水量大增。水业集团有关人士介绍,这样一来,水压调控的时间就会变长,导致管网因负荷过大造成漏水或者爆管。
■原因三:部分管网“服役”已超30年
“虽然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更换新管道,并使用新型材料,但仍然有一部分老小区、支路上的管道工作超过了30年,这些管道极易发生漏水情况。”水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共有各类市政供水管线2800公里,承担着2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供水任务,目前,有70%的管道使用了新型球墨管材,但还有一部分管线是老式的镀锌、铸铁管材,这类老式管材没有韧性、抗压力差,天冷容易造成管道断裂。
除上述三个主要原因外,很多大型工程车辆的碾压、道路工程的随意挖掘也给供水管道带来损伤。
新闻推荐
省博启动走进校园系列活动时报讯 (记者张彤)1月7日,“2011年山东博物馆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正式启动。工作人员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们介绍山东博物馆的固定展览“汉...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