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人民银行莱芜市中心支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辖区金融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力促政银企战略合作,努力打造普惠金融,积极服务全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为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工作实绩考核先进单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山东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机关”称号,2010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贯彻落实货币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的重要职责。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不断加强国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地方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落实“有扶有控”信贷政策,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全市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在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强化政策传导,力促信贷规模稳步增长。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将监测分析和引导作为货币信贷工作的着力点,从疏通和创新政策传导机制入手,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货币信贷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全市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为确保全市金融机构保持充足的资金流动性、提升贷款投放效率,人行莱芜市中支积极向上争取再贷款、再贴现规模,并及时发放到相关银行机构。2010年,累计向银行机构发放再贷款资金7.5亿元,发放再贴现资金12.12亿元,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大量低成本资金,有力促进了全市信贷投放的平稳增长。截至2010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9.73亿元,较年初增加44.5亿元,增长10%。重点支持了全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为全市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沟通协调,力促银政战略合作。为推动银政加强战略合作、共同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人行莱芜市中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等职能作用,不断加强与异地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大力推动银政银企战略合作,确保银行信贷资金投入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多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先后组织光大银行济南分行、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莱芜专场银企洽谈会,促成融资近20亿元,银企合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异地银行机构对莱芜市企业贷款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信贷投放的时效性进一步增强。至2010年末,异地金融机构对莱芜市贷款余额达到160.9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33%,全市资金“洼地效应”明显形成。
强化调控引导,促进优化信贷结构。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坚持抓住“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严格按照“六个不准、八个加大”的具体要求,指导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先后推出中小企业“信贷工厂”、“三位一体”审批等信贷服务模式,突出加强了对“三农”、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2010年末,全市农、林、牧、渔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7.43亿元,较年初增加9.19亿元,增长32.54%,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2.5个百分点。多次联合有关部门召开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推进会,组织向银行推介循环经济贷款项目71个,推荐优质中小企业46家,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以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推动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推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信贷品种。2010年,共发放该类抵押贷款1.53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两股两建”进程。
深化金融创新,推动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工作是法律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也是引导促进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在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金融服务的工作中,坚持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服务创新为着力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取得新成果。
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农村金融运行环境。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按照“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职责要求,充分发挥全社会支付结算的核心职能作用,科学推进金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了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机构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实现了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运行稳定,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推广进展顺利。全年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办理资金汇划业务计55.9万笔、金额9217亿元,小额支付系统处理业务计22.76万笔、金额37.46亿元;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共办理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业务11笔,金额1.58亿元。以全市“新城镇 新社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多种组合的农村支付工具,在农村广泛布放POS、ATM机具,在集贸市场、农副产品收购加工基地推广电话转账、“三票一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截至2010年末,全市乡镇及乡镇以下区域共拥有金融基础设施3090台,较2009年末增长211.49%,平均每村拥有金融基础设施2.9台,增速和存量均居全省前列。
积极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以培育和规范征信市场发展为抓手,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联合信用评级“莱商模式”,促成信用评级公司与市农信联社达成合作协议,辖区企业评级数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末,全市新完成企业信用评级747户,企业外部信用评级总数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将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作为金融支持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大力实施农村信用培育工程,得到了各金融机构的积极配合。据统计,2010年全市新评定信用户11372户,农户信用户总数达到110274户,占辖区内农户总数的50.7%,促进了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主动拓宽服务领域,发挥金融服务社会民生的保障作用。积极优化人民币流通管理与服务,一方面科学预测全市现金供应规模,加强现金调拨与投放、回笼管理,保障现金供应;另一方面加大人民币管理与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和反假人民币宣传活动,净化了全市现金流通秩序。2010年,全市共调拨发行基金88.35亿元,累计投放发行基金57.62亿元。不断优化国库管理与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国债知识宣传及国库收款单、无记名国债直接兑付,解决了群众存量收款单兑换难等问题。进一步扩大国库直接支付范围,先后开办了水库移民补贴、农村低保补助资金、社区村干部工资补助等直接支付项目。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国库直接支付各类资金10万笔,总金额1750万元,惠及群众2.5万多户。
优化外汇服务,大力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2010年,人行莱芜市中支不断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积极支持“走出去”战略,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支持全市涉外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8个方面15项支持涉外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了“诚信兴商”外汇专题宣传活动,大力普及金融外汇知识,为涉外企业用足用好外汇政策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为泰丰纺织在香港上市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金融外汇政策服务,多次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或表扬。扎实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试点。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开展业务培训、业务宣传和深入企业宣讲座谈等方式,促进了全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健康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3.25亿元,争取人民银行总行备案核准境外直接投资支付人民币1.58亿元,累计为莱芜市企业节省成本近300万元。
过去的一年中,人行莱芜市中支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全市经济发展、优化金融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2011年,人行莱芜市中支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有效信贷投放,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金融支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沈孝东)1月12日,由齐鲁晚报、山东省旅游局、齐鲁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齐鲁文化新地标评选活动在济南山东新闻大厦举行颁奖典礼,雪野航空科技体育公园从60多处候选地标中脱颖而出,荣膺...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