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如何理性安排消费,降低生活成本,增加财产性收入,已经成了很多老百姓无法回避的问题。
CPI攀升普通百姓感受强烈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高烧不退”的食品价格依然是支撑CPI攀升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1月下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数据显示,29种食品价格除了个别品种略有下降外,绝大多数品种价格继续上涨。
其实这些枯燥笼统的数字早已具化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最直观的感觉是从“菜篮子”到“米袋子”,从“气坛子”到“油瓶子”,从“穿的”到“抹的”,从“吃的”到“坐的”,各种商品的价格都看涨。
50岁的济南居民宋平女士几年前还不知CPI为何物,但经历了2010年后,她已知道只要是CPI上涨,就意味口袋里的钱越来越不经花。“去年以来各种食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先是大蒜,然后就是蔬菜、食用油,这都是生活必需品,不买还不行。”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日常生活成本,宋女士每天都要辗转自家附近的各大菜市场和超市,货比三家后才“下手”。
不仅如此,一些自认为消费能力很强的年轻人也在物价上涨面前减少了他们“大手大脚”的消费。在青岛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刘杰说,以前都是下馆子吃饭,那样省事,但是去年以来在家做饭的次数多了起来,在外面吃饭太贵了,比如最喜欢吃的辣子鸡,去年18元,年前涨到20元,现在涨到22元。“物价上涨使我拿起食谱学会了做饭,不要小看学做饭,省钱不说,食谱上的指导能使你更加健康。”他说。
记者了解到,面对目前的物价上涨压力,不少人已开始注意形成科学的生活、消费习惯。一些网民戏言,如果说物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部分人的消费水平,而在生活理念上发生的变化则应算作是物价上涨带来的积极影响。
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应对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此前表示,综合分析国内国际各方面的因素,2011年我国物价上行压力还比较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等专家也预测,今年我国通胀水平将会较高,“负利率”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扭转。既然物价上涨的压力短期内无法减轻,如何让CPI的增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才是百姓最关心且最重要的事情。在济南东部一个新建小区的居民QQ群里,不时有人发布团购的信息,包括大米、食用油、时令蔬菜等都成为团购对象。曾多次发起和参与小区居民团购的郑娜说,现在不少生活用品都在涨价,尤其是春节前一段时间涨幅较明显,团购已经成为化解物价上涨的主要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一些银行理财专家也建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消费是完全可以规划的,通过消费计划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比如可以制定每月用于生活支出的上限,将一定比例的工资收入当作生活支出,同时减少每月购物的次数和数量,按照实际需要购物等。
不过,积累和消费是一对永远不会改变的关系,你的收入增长跑得过CPI固然好,但是如果积累跑不过CPI,一样会有风险。工商银行济南大观园支行行长许龙说,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一定要做好长期打算,除了要勤俭节约,合理调整家庭消费支出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形成投资理财习惯,比如购买实物黄金或者投资型金条或者选择间接挂钩物价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等,用这些“额外收入”来减轻目前的物价压力。
“尽管学习并进行必要的理财投入,是化解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但投资理财也需要理性谨慎,切不可抱有一夜暴富的想法。”许龙说。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2月15日专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凤通讯员林宏岩)19日,清华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浙大和中国人民大学等七校合作进行的“华约”联考在全国33个城市同时...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