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山东济宁市嘉祥县金屯镇杨西村村民利用新开挖的河渠抽水灌溉。
针对持续加剧的旱情,山东省积极修复各类应急水源工程。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抗旱投入已达12.5亿元,已修复水毁工程6123处,修复和新打机井3.7万眼,新建中小型水源工程24312处,疏浚河渠2.3万公里,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791万亩,引黄灌区已引蓄黄河水10.5亿立方米。 (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姚润丰)进入2月份以来,前期受旱的冬麦区仍无有效降水,气温明显回升,耕地土壤失墒加剧,旱情继续发展。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2月8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12亿亩(多年同期作物受旱面积为1.85亿亩),比2月1日增加了3400多万亩,其中重旱1570万亩;有272万人、2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有820万人、533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据介绍,目前,受旱农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江苏、陕西、甘肃8省冬麦区,小麦受旱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40%。其中河南、山东、安徽3省作物受旱面积合计8271万亩,占全国作物受旱面积的74%。人畜饮水困难分布在内蒙古、河北、甘肃、山西、山东、河南等6省区的山丘区和牧区。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9日召开的国家防总抗旱专题会议上介绍,立春后,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田间蒸发加快,作物需水明显增加。目前受旱的1.1亿亩冬小麦中,有2000多万亩无灌溉条件,若持续无有效降雨,冬麦区旱情可能迅速发展,抗旱形势严峻。
为保持今年粮食稳定增产,国家防总、水利部将从七个方面进一步加强抗旱工作: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旱区各地和有关部门也启动了应急响应;密切监视旱情,加强抗旱会商;国家防总在前期已派出17个工作组的基础上,再加派12个抗旱工作组;会同财政部落实新增200个抗旱服务队的建设;组织各省进一步细化抗旱浇灌、人饮解困计划;于2月10日再次召开引黄济津、引黄入冀应急调水协调会;开辟应急水源,抓紧安排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人畜饮水等项目建设。
另据新华社济南2月10日电针对迅速发展的旱情,山东省已有11个市启动了抗旱应急响应。
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发言人尹长文表示,自山东省2月7日启动抗旱Ⅱ级响应后,已有菏泽、济宁等11个市启动了不同等级的抗旱应急响应。根据《山东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按照旱灾严重程度和范围,抗旱应急响应从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四4个等级。
自去年9月23日以来,山东平均降水只有12毫米,比常年偏少86%,大部分地区近140天基本无有效降水。
目前山东省气象干旱等级总体已达到60年一遇。旱情最重的菏泽、济宁两市约为200年一遇;旱情相对最轻的威海市,也达到了15年一遇。
新闻推荐
■民生故事“城乡公交带来了大实惠!”本报记者 刘凤“方便、实惠,老百姓就喜欢。城乡公...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