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济南教师
黎青/作
□王传涛
日前有消息称,安徽淮南计划投资3亿元建造一座外形如乒乓球拍的体育宾馆。对此,有舆论认为投入的巨资会彻底沦为“形象工程”。淮南市体育局局长金昶回应称,建乒乓球拍形状的宾馆大厦的规划,政府不会出钱,完全是招商引资项目(3月28日《江淮晨报》)。
其实,对于这样的工程能否吸引来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笔者不置可否,但对于“政府不花钱”这一理论,倒想给当地官员补一补行政常识。
首要的问题,政府本身没有钱。无论是“政府未出一分钱”,还是“政府未花钱”,都将公共财政看成了政府自家的私房钱,而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政府没有花纳税人的钱。
再者,招商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解决资金问题,仅仅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监督政府,自然不是只监督花钱一个内容。所有职能部门,所有的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都应该有透明的机制,以供公众监督。除了公共财政之外,土地也属公有,既非政府所有,也非哪一个官员所有,也应该被置于阳光之下。所以,公众仍然有权利监督并质疑“乒乓球大厦”。
最根本的问题其实在于,这些工程的修建,有没有一个合理合法的行政程序。“乒乓球大厦”以及那些所谓的“足球大厦”“篮球大厦”以及已开始动工的“橄榄球大厦”,在修建之初,有没有经过当地人大部门的审议,有没有征求过公众的意见,有没有进行阳光下的招标,有没有论证过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如果没有,即便这个大厦没有花纳税人的钱,也是不合程序的。“政府不花钱”的理念是极为可怕的,一方面,政府官员对于外界的质疑总能找到一个“挡箭牌”,用来否定外界所有的质疑和非议;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官员也就找到了一个这样的理论――― 花钱总有理。前者能让给我们以沉重的信心打击,后者能让无数座“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拔地而起。 (济南 教师)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钱欢青)记者昨天获悉,刚刚出版的《杂文选刊》(4月上旬版)推出了济南时报杂文专版,将近期在济南时报“历下亭?海右”副刊首发的多篇杂文集中刊登,同时还配发了由济南时报副刊编辑郑连根...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