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正式举行。当日晚8点30分至晚9点30分,济南市954栋楼体、桥梁夜景亮化景观灯熄灭一小时,以响应“地球一小时”活动。
集体熄灯一小时,初衷良好,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一两年来,也有人不断表达担忧,比如有一种声音认为,突然集体熄灯,会造成瞬间的电压发生强大波动,从而造成供电线路瘫痪,甚至冲击和损害全球的供电网络。还有人表达了对熄灯一小时的过度乐观,刻意放大熄灯的意义。实际上,熄灯一小时只具有象征意义,它表达的是人们对自身状况的关怀,释放的是一种应对气候的决心。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些在公众心中颇具环保精神的明星,近年来一再号召公众节能减排,甚至大讲特讲熄灯的意义,但正是他们,拥有多辆大排量轿车,更不要说身穿令人不能容忍的皮草服装了。由此而言,这样的环保倡导,因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就无法形成积极的正面意义。
熄灯一小时,只具有象征意义,我们不能陷入形式主义之中,不能一方面参与熄灯,另一方面又大肆消耗能源。更不能因这个时候熄灯了,而在其他时间耗费能源时心安理得。
众所周知,我国正在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行动。因此,不能把“地球一小时”仅仅当做一个熄灯仪式,要全面理解它,就应该把握住其内核,即传递和践行环保理念、节能理念,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日常生活当中。比如循环用水,节约水资源;少用打印纸,节省纸张;少开私家车,多选择公共交通;自带环保袋,拒绝塑料袋等一次性用品……当然,节能减排并不代表仅仅节省,还可以选择替换,比如更换节能灯泡等。
还需提及的是,节能减排不只是普通公众的事情,对一些政府机关来说,更应该如此。调查显示,有的政府公务人员1天的耗电量,够一个普通人19天的生活用电。至于公车,不少都是大排量的,消耗能源无疑更巨。在此语境中,政府机关更应该节能减排,发挥正面引导作用。“‘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一个仪式,代表公众保护地球的信仰和参与改变的愿望。”有学者如是说。诚然,我们既要把熄灯当做一种仪式,更要读懂它所蕴含的深刻理念,把节能减排当做一种融入生活之中的信仰,节能减排才不是虚妄之谈。 (南京 媒体评论员)
新闻推荐
工人在京沪高铁济南段铺轨 (资料照片)记者陈长礼 摄时报综合消息 京沪高铁将在几个月后通车。3月26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就人们关心的票价问题作出说明。接受采访时,盛光祖首先表示,京沪高...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