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撤离中,包括山东人在内的1.4万名中国人均由东线安全撤离利比亚地中海向东、向东、再向东

来源:济南时报 2011-03-16 05:00   https://www.yybnet.net/

设计/孔德刚

打开世界地图,从分开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的地中海一直向东,把目光在希腊短暂停留后,继续向东、再向东。然后找到北京、再找到山东。此时,让我们从地中海向着山东画一条线。

这是一条生命之线,一条牵系着包括山东人在内的1.4万人安危的生命线。

让我们计算一下:从利比亚班加西到希腊克里特岛是666公里,乘邮轮用时约24小时;从希腊克里特岛到中国北京是1.2万公里,乘飞机用时13小时;从北京到山东济南是490公里,坐动车用时3小时。

回家的路有多远――― 1.3156万公里。

回家的路有多长――― 40小时。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人员撤离利比亚的东线。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首次动用军事力量的海外中国人员撤离行动中,所有山东人均由东线安全回国。

这次撤离从2011年2月22日开始。23日起,1.4万人于利比亚的班加西陆续启程,最后一名山东人张作合,则于3月5日同149名同胞乘上海航空公司包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至此,中国撤离在利比亚人员的行动圆满结束,共撤出35860人。这也意味着持续11天的中国东线撤离行动圆满结束。

地中海向东、向东、再向东――― 包括山东人在内的1.4万人的回家路,曾日日夜夜让我们牵挂。地中海向东、向东、再向东――― 1.3156万公里、40小时的回家路,曾分分秒秒让我们牵挂。

大雨啊大雨 淋湿回家的心

完整回放一名商务经理的回家日记

□策划 赵双勇 □执笔 本报记者 卢明 高鲁健

2011年2月22日,对所有在利比亚的山东人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正式接到撤离指令。这一天起,在利比亚的山东人开始踏上回家之路。

在这个日子之前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从2007年就开始生活、工作在利比亚的山东人不得不启程回国呢?

张秀林,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岗福德新城工地的商务经理。在记者采访他时,看到了他的一本日记,其中记录着2月15日至2月27日中发生的……

买米存油,满城灌煤气

2011年2月15日 利比亚班加西 零星的游行和集会

今天,班加西市内已经有零星集会、游行示威,项目部紧急成了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冯志刚;副组长:张秀林、张荣涛;组员:李向存、李国文、董洪剑、宗元、朱书业、马超。应急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储备粮油、饮用水、燃油和煤气。二是在工地周边挖防盗沟,在道路两侧堆土,做好应急堵路的准备。

据中建八局二公司利比亚项目海外执行部岗福德新城执行经理冯志刚介绍,2月13日起利比亚开始发生变化,“2月15日开始爆发集会和游行示威,我们接到上级命令迅速召开了会议,制定了应对策略。局势一旦动荡,工地肯定会固守,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生活日用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冯志刚说,“我们备足了两个月的生活必需品。利比亚司机巴斯特,还开车带着工人满城转悠着灌煤气,足足灌了几十罐。”

跟巴斯特一起灌煤气的济南员工张明钢说:“灌煤气的时候不敢离车太远,都是巴斯特把煤气罐递给我,我再放进车里。”“随后,我们开始考虑把工地保护起来,防止受到冲击。”冯志刚带领工人用挖掘机将工地大门和主要道路堵死,还在工地周围挖了很多深沟。“汽车是当地人主要的代步工具,枪支在当地也非常普遍,我们主要担心武装人员开着车冲进来。”

同时,在距岗福德新城不远的哈德拉新城,工人们在执行经理刘朋波的带领下做着同样的工作。

唯一的信息通道是QQ

2011年2月16日 利比亚班加西 唯一畅通的网络

今天利比亚的通讯开始全面中断,手机、固定电话都打不出去,网络也不断掉线。但冯经理办公室的QQ还能用,这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通过QQ群我可以跟国内联系,也可以跟在利比亚的各工地联系。”冯志刚说,得知他的QQ能与外界联系后,国内许多企业的人员都争相加入。冯志刚则安排员工24小时守在电脑前。“2月16日,我们接到上级传达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在绝对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护财产安全。同时要求各单位做好人员统计。”冯志刚说,他立即将信息传达给员工,稳定了员工情绪,同时开展人员统计。

由于同冯志刚处在同一网络,刘朋波的QQ也是畅通的,两个工地随时保持着联系。

巡逻队,钢管木棍作武器

2011年2月17日 利比亚班加西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

今天禁止挂中国牌照的车辆出营地,禁止人员外出。为了保证人员情绪稳定,避免出现恐慌,项目领导暂时没有通报撤离的信息。

“我们禁止所有人员和挂有中国牌照的汽车外出。”冯志刚说,他们还成立了150余人的巡逻队,每30人一组,昼夜不停地巡逻,工地里的钢管木棍就是他们的武器。“我们还给巡逻队制定了原则,小股不带枪的闯入坚决赶出去,大规模不带枪的,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证财产安全。带枪闯入的,坚决不抵抗,要什么给什么。”

枪声响彻夜空,弹壳铺满地面

2011年2月20日 利比亚班加西 武装分子冲击工地 今夜无眠

白天平静。为了稳定广大职工的情绪,吃过晚饭,项目领导带头打扑克、乒乓球等。22时,部分职工已经睡下,我接到1号工地刘朋波的电话,说是青岛公司被武装分子袭击。

工地外火光冲天、枪声阵阵,青岛公司遭袭击。这让刘朋波非常担心,“当时工人们聚集到一起,巡逻队拿着钢管、菜刀、铁勺等做好了准备。”

“突然有工人报告,工地正门外出现了数十辆军车,还有几百名士兵。”刘朋波说,他迅速带领工人往工地里面撤。“接着工地外就响起激烈枪声,一直持续了十几分钟,中间还夹杂着榴弹的声音。”刘朋波说。“工地还有3名女同志,她们的安全更让我担心。”刘朋波说,其中一人是他的妻子杨雯雯。杨雯雯半年前来到利比亚工作,她说:“听到枪声的时候确实很害怕,撤到工地里面后看到那么多人在,心里也踏实了很多。”

天亮后,工人们陆续返回营地。“我到门口一看就惊呆了,地上的弹壳铺了厚厚一层。”刘朋波说,“军队之所以没有闯入工地,据分析一是我们之前堵路挖沟的行动起到了效果。另外,工地的纵深有3.6公里,里面有数百栋楼房,他们可能是怕有埋伏。他们打枪也是为了看看里面是不是有埋伏。”

还想给家里多买几只毛驴

22时10分,紧急开会,研究怎样确保5名女同志的安全。23时,决定将5名女同志转移到已经砌好墙体的楼内,派20名人员保护。24时,枪声非常密集,部队分别向西部和南部撤离。21日凌晨1时,工地西北方向的土木公司营地火光冲天、枪声密集。班子成员紧急磋商,决定项目部全体人员撤离到在建建筑物内。凌晨3时,相邻的四公司营地,歹徒抢走了1台轻卡。

在青岛工地被冲击后,冯志刚最担心的是自己工地内5名女员工的安全,“我们把5名女员工撤到一座毛坯楼里,派20名工人保护。”冯志刚说,那一夜所有员工都没有睡,“大家担心武装分子闯进来抢东西,把值钱的东西像笔记本、手机等藏在天花板上或者地上。之前,我们已把最重要的东西――― 所有员工的护照都埋起来了。”“那一晚上是我有生以来最难熬的一晚上。”22岁的孙斌是甘肃白银市会宁县土木乡杨现村北湾社人。2010年7月,他随公司来到利比亚务工。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除父母外还有24岁的哥哥读大专、20岁的妹妹读中专。“我们家有两头猪、三只毛驴,猪养大了就卖,毛驴耕地。”孙斌说,父母种地每年收入两三千元,他在利比亚每个月有5400元工资和500元补贴,这些钱会定期打到工资卡上,工资卡父母拿着。“我在利比亚管吃管住,花不着钱。哥哥和妹妹都在上学,家里需要钱的地方多。”

孙斌说:“20日那天真的很害怕。如果真回不去了,哥哥和妹妹肯定不能继续上学。一直想给家里多买两只毛驴,好让父母轻松点的愿望也实现不了啦。”

面对面,弓弩上膛顶胸口

2011年2月22日 继续守卫工地

对于外边的枪声已经充耳不闻了。除了在建筑物上隐蔽的观察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撤入营区内守卫。下午2时许,两名持砍刀和弓弩的歹徒,冒充警察,骗开了2号院的大门。

我和冯志刚经理、翻译马超立即来到2号院。歹徒提出要车开走了2辆皮卡,我们同意了。在人身安全和财产之间选择,我们只能选择人身安全。

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天亮后工人的情绪得到缓解。2月21日考虑到工地随时可能遭攻击,冯志刚和刘朋波通过QQ商议后,决定把1号工地的5名女工、2号工地3名女工转移到利比亚司机巴斯特的家里。“这是当时能想到的最安全的地方,临走时给她们配了一部对讲机,要求每一小时汇报一次情况,以确保安全。”冯志刚说。

2月22日下午2点左右,冯志刚的对讲机里传来惊恐声音:有人持枪闯进工地了。

冯志刚迅速来到大门口。“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拿着近一米长的砍刀,一个拿着弓弩,而且已经上膛。”冯志刚说,那是一把大弓弩,威力不比枪小。“我刚走过来,弓弩就顶在我的胸口,旁边拿着砍刀的男子不断叫喊着。我一边做出友好的动作,一边喊翻译过来。”翻译来后得知对方想要院子里的两辆皮卡车。

冯志刚当即答应了对方的要求,“当地武装人员都是团体,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这两个人很可能是‘侦察兵\’,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很有可能纠集大批人员围攻。当时很多工地遭到冲击就是这个原因。”

委托有300多支长枪的部落保护工地

两名武装分子开车走后,冯志刚将这一情况通报给1号工地执行经理刘朋波,提醒他们注意。晚上工人们更加紧张了,很多人都不敢睡觉,躺在床上的也都没脱衣服。

刘朋波说,利比亚人是以部落的形式群居的,2号工地所在小镇有个近千人的部落,部落里有300多支长枪,还有冲锋枪、重机枪等。平时与工地相处融洽,而且在建的住宅也是为当地人提供的,于是总公司决定求助部落长老。

在利比亚司机的指引下,刘朋波一行人见到了部落长老。“在说明了来意并介绍了工地的情况后,长老决定派人保护我们。”对方当天就派了十几名荷枪实弹的武装人员来到工地,每个门口四五人。

当然,刘朋波也不敢将千余名工人的安危全部托付给这些武装人员,所以工地大门始终紧闭。这些武装人员似乎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只是站在大门口外,没有要求进入工地。

“站在门口的这些武装人员,过段时间就朝天鸣枪,对试图闯进工地或想打黑枪的人以警示。”刘朋波说,这些人一直保护到中国工人撤离。

前两批人员开始撤离

2011年2月23日 开始撤离

凌晨4点,我们接到撤离通知。我们项目部分到644名指标,第一批258人,第二批192人,第三批194人,最后第三批194个名额让给了其他兄弟单位。撤离优先原则:女士优先,病残伤员优先,50周岁以上人员优先。先工人后管理人员。同等条件下,工人先到利比亚的先走;同一时间到的,年龄大的先走。早上6点在2号工人餐厅宣读450名撤离人员名单。广大工友非常的配合,留守的90名工友也没有怨言。

冯志刚说,早上8点送走258名人员。上午10点半,送走192名人员,其中8名女同志、2名带队的男同志。临行前有同事提出用车送女同志。“我知道背负行李急行军5公里,对男同志来说也是很疲劳、很痛苦的事情,更何况女同志。但还是否定了这个方案,一来我们的车都是中国牌照,是被抢劫的目标。二来,开车的话势必要清除预先设置的路障,等于给不法分子打开了通道。”

手持AK47赶走不法分子

11时,有消息传来,有70余个利比亚歹徒在用铁锹铲路障,企图冲入营地。我和张荣涛、王东、孙广强、埃罕默德、穆罕默德以及保护其他公司人员前来开会的当地武装人员,冲向歹徒破坏路障的地点。最终,武装人员手持AK47吓跑了那伙人。吃过中饭,剩下的117人集中到项目部办公区,腾出办公室给工人当宿舍。对于外边的枪声和歹徒的骚扰已经麻木了。下午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2个小时,自2月20日以来,第一次小憩。

送走两批人员后,2号工地剩117人,其中管理人员27名,工人90名。“送走两批人员,又赶走企图冲击工地的武装分子后,我们稍稍放松一下,很多人躺在沙发上、椅子上、地板上睡了一会儿。”冯志刚说。

登上邮轮,安全了

2011年2月24日 全部人员安全撤离

凌晨1时左右,通知各参建单位负责人来开会。凌晨5时,通知2号地所有人员全部撤离。早上8点,结清了与利比亚供应商的款项,付清了利比亚籍工人的工资。开始冒雨撤离,巴斯特、埃罕默德全程相送。在向搅拌站集结。主要管理理人员携带对讲机。我殿后,防止工人掉队。12时左右,我们抵达班加西港。19时左右,全部人员登船。终于安全了!感谢伟大的祖国!吃了点晚饭,回到房间里,沾着床边就睡着了,很香!期间,总包组织各单位项目负责人开始统计登船人员信息,分工维持船上秩序。风浪太大,没有起航。

“我们安全上船后,当地司机长时间鸣笛为我们送行。还有很多自发赶来的当地人向我们挥手告别。那时候的心情真是百感交集。”冯志刚说,除了之前转移到当地司机家的3名女同志随2号工地人员一起撤离外,1号工地被当地武装保护起来也相对安全,第一批撤离人员269人直到2月24日才开始撤离。2月25日,刘朋波和1号工地1000多人也登上前往克里特岛的邮轮。

起航,回家

2011年2月25日 起航,奔赴希腊克里特岛

我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在船上秩序维护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10时,起航。风浪很大,船体摇摆得很厉害,开始晕,努力回到房间,呕吐,吃药,小憩,好多了。中午饭没怎么吃,大多数同志也没怎么吃,晕得厉害。今夜睡得很香!

2011年2月26日 抵达希腊克里特岛。10时,轮船抵达克里特岛;分批次有序下船,中国驻希腊使馆的工作人员、希腊义工冒雨迎接我们。第一时间给每一个人递上了纯净水和面包,感动!

2011年2月27日 自发生暴乱事件以来的第一次落泪。上午9时左右,吴周军书记来宾馆看望我们,并组织所有在该宾馆的项目管理人员开了一个碰头会,议题主要是加强对工人的管理,保证其安全,维护好秩序。

在克里特岛冯志刚与刘朋波见面了。稍作调整后,冯志刚、刘朋波先后踏上归国的飞机。北京时间3月2日顺利返回。

记者在读张秀林日记时,眼前总有一个场景在不断回放:大雨之中,数千人的队伍在陌生的土地上跋涉,他们身后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们前方是温暖而遥远的家乡。雨啊,淋湿了归途,淋湿了回家的心,淋不透的是浓浓思乡情……

新闻推荐

老家在日本千叶县,如今在山大教书的西山尚志称:“家人平安,暂不回国”

日本面临的核辐射威胁日趋严重,图为日本民众在避难所内。时报3月15日讯 (记者林江丽)“这几天,不断有朋友和老师、学生给我打电话,问候我和家人,让我很感动。”今天下午,记者在山大宿舍见到西...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撤离中,包括山东人在内的1.4万名中国人均由东线安全撤离利比亚地中海向东、向东、再向东)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