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4月9日讯 日前编制完成的《济南市城市防洪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将恢复河道防洪排水的基本功能。
该规划在对目前防洪体系评价的基础上,对市区防洪体系总体布局进行了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上蓄、中疏、下泄、适当分洪和滞洪”的城市防洪格局,完成了黄河、小清河等水系主要干支流的平纵横断面计算,完成了规划区范围内主要防洪排涝河道的水文分析及对历史洪水和“7?18”降雨、洪水的灾情研究,提出了治理济南市山洪和城市排涝的思路。
中心城区将恢复河道防洪排水的基本功能,通过疏挖、拓宽、截污等措施,使其达到50年至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有条件的河段通过再生水利用,恢复景观水面。中心城区防洪圈的范围为:北部防线为黄河右堤,西部防线为玉符河右堤,东部防线为韩仓河左堤。
南部山区将维持河流自然生态景色,采取水土保持、水库蓄水、河道主槽满足10至20年洪水等措施,使其成为市民休养生息的后花园。
西部地区则维持河道自然形态,随弯就势,通过疏挖河槽、加固堤防、堤岸绿化等措施,使河道防洪标准达到50年至100年一遇,其成为市民郊游、垂钓的好去处。
北部区域为小清河和黄河以北的区域,以排涝和滞蓄为主,通过疏挖河道,使排涝河道达到10至20年的标准;划定滞洪区边界,限制其发展和建设。
小清河流域将建立“上蓄、中疏、下泄、适当分洪和滞洪”的防洪格局。“上蓄”是指在南部山区兴建及加固大中型水库6座,对小型水库78座也全部进行除险加固。“中疏”指疏挖、揭盖、整治各支流河道,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和景观效果。“下泄”是指综合整治济南市段小清河干流,使其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分洪、截洪”则是通过分洪工程,将西南部兴济河、腊山河洪水通过腊山分洪道分入玉符河,以减少山洪入市区;通过设截洪沟把南部山丘区部分洪水就近导入附近河道,缓解马路行洪的危害。
(傅晓峰)
新闻推荐
时报讯 (记者周全)继郎朗之后,华人钢琴界又一位新锐人物陈萨即将到访泉城。她在古典音乐界和郎朗、李云迪比肩,并称为“新一代中国钢琴三杰”。她用独特的女性感受力,轻灵柔美地诠释音乐作品,钢琴大...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